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让科学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家庭,近日,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三年五班积极开展了“家庭小小实验室”活动。活动期间,学生们利用家中常见材料,开展了一系列充满趣味的科学实验,在探索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模拟水循环实验。他们用热水、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等材料,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过程。当看到塑料盒内的热水蒸发形成水蒸气,遇到保鲜膜后又凝结成小水滴落下时,同学们兴奋不已,深刻理解了水循环中蒸发、凝结和降水的原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磁铁性质探索实验也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大家找来磁铁、铁钉、回形针、塑料片、木块等各种物品,探究磁铁能够吸引哪些物体。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惊喜地发现,磁铁不仅能吸引铁钉和回形针,还对一些含有铁、钴、镍的金属制品有吸引力,而对塑料、木头等材料则毫无作用。接着,同学们又用两块磁铁探索磁极的相互作用,当同名磁极相互靠近时,磁铁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靠近时,它们则相互吸引。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直观地掌握了磁极间“同名相斥,异名相吸”的规律。
光的反射与折射小实验同样精彩。同学们利用镜子、手电筒、水杯、筷子等物品,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将筷子插入盛水的水杯中,发现筷子好像“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用镜子反射手电筒的光,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让同学们了解到光的反射原理。这些有趣的实验现象,让同学们对光的传播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活动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参与,与孩子们共同准备实验材料,协助完成实验步骤,一起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亲子间的互动合作不仅增进了感情,还营造了浓厚的家庭科学氛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此次“家庭小小实验室”活动,让三年五班的同学们在玩乐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相信这些科学探索的经历,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绚丽的色彩。滨河小学也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探索科学的机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迎泽区滨河小学
供稿:白羽君
编辑:田田
审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