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克斯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相信每位家长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困惑。
董宇辉曾说过:“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这并不是说对孩子不管不顾,而是提醒我们要有大格局的教育观。
大格局的父母,往往都做到了“三少三多”。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聊这“三少三多”,以及背后的方法论。
三少
1、少唠叨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对,于是就开启了唠叨模式。
然而,过度的唠叨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有研究表明,超过60%的孩子表示,父母的唠叨会让他们产生抵触情绪。
就像孩子写作业,家长在旁边不停地念叨:“快点写,别磨蹭”“这个字写得不好,重写”,孩子可能就会越来越烦躁,效率也越来越低。
方法论:当你想要唠叨的时候,先闭上嘴,深呼吸3次。
把想说的话精简成一两句关键的提醒。比如,孩子出门磨蹭,你只需要说:“我们还有10分钟就要出门了,抓紧时间哦。”给孩子明确的信息,而不是反复唠叨。
2、少比较
“你看看人家小明,这次考试又考了全班第一,你怎么就不行呢?”
这样的比较在很多家庭中经常出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节奏,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董宇辉也提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强行比较会抹杀孩子的自信心。
方法论:关注孩子自身的进步,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比如,孩子这次数学考试比上次提高了5分,你可以说:“宝贝,你这次数学有进步哦,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继续加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努力得到了认可。
3、少包办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选择兴趣班、填报志愿。
这样看似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过度包办,会让孩子缺乏独立能力和责任感。
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让孩子自己动手。
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洗袜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让他们参与一些家庭决策,比如选择周末的家庭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三多
1、多倾听
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作为家长,要多倾听他们的心声。
倾听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还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有调查显示,经常和孩子沟通并认真倾听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方法论: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和孩子聊天。
在聊天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事情,专注地看着孩子,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示你在认真听。不要急于打断孩子,等孩子说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2、多鼓励
鼓励就像阳光,能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一句鼓励的话可能就会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董宇辉在成长过程中,也得到过很多鼓励,这才让他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
方法论:关注孩子的努力和付出,及时给予鼓励。
当孩子尝试做一件新事情时,不管结果如何,都要肯定他们的勇气。
比如,孩子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摔倒了,你可以说:“宝贝,你能勇敢地尝试骑自行车已经很棒了,摔倒了也没关系,再试几次肯定能学会。”
3、多陪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至关重要。
有家长陪伴的孩子,往往更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因为工作忙,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方法论:合理安排时间,每周至少抽出固定的时间陪孩子。
可以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看电影、做游戏、户外运动等。在陪伴的过程中,放下手机,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的互动中。
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大格局的父母懂得做到“三少三多”。
少唠叨、少比较、少包办,多倾听、多鼓励、多陪伴,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相信每个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各位家长朋友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做到这“三少三多”呢?
对于教育孩子,你还有哪些独特的经验和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成为更优秀的父母。
作者简介:香克斯,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富书第4本新书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富书豆包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