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张莉
1分成绩的教师被录取,是“躺平”还是“凑数”?
近日,一份江西永新县教师选调名单,引发了网络热议。
在当地农村小学选调农村初中拟录取名单中,竟有2人笔试成绩仅1分,4人成绩低于10分。当地教体局解释称,因小学教师过剩、初中师资不足,且考生已持教师资格证,低分不代表水平低。
8月15日,永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致歉,承认遴选方案不合理,将整改并尊重教师意愿。经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因不愿承担更重的初中教学任务,故意在考试中弃答导致超低分现象。
按照通报所说,这些老师故意考低分,那又为何要参与考试?不免让人怀疑,是否有被“强制报考”的情况。让本就不情愿的教师去农村初中“凑数”,教学质量不仅没法保障,对农村地区迫切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也不公平。
真正的问题不是“1分”,而是“1分也能过”的状态。与低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农村小学考县城初中选调最低分也有90.55分。
这不仅能看出当地选调程序的为难,还有乡村教育的系统性困境。农村学校本就在师资、设施上处于劣势,若再被塞入“低意愿、低投入”的教师,只会加剧恶性循环,很难保证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不能靠“打折”来实现,更不是让农村孩子“有老师就行”,而是让他们尽可能地享有优质教育。
“1分招录”需要的不只是程序上的辩解,更不能把责任推给人口流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待遇给够,尊重给够,乡村岗位会没吸引力?优秀教师会不愿意扎根农村?否则,所谓的“强制凑数”,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敷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