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会被称作北大或者清华的耻辱呢?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能考上清北,在大多数家长眼中那可是祖坟冒青烟的事了。
除非一家好几代人都是清北的常客。但普通人确实更易成为所谓的这种耻辱,原因在于普通孩子既无眼界,也缺认知。
他们进入清北后,或许毕业时混得还不如普通毕业生好,可这难道真的要归咎于他们不努力吗?
有一些学生自嘲地将自己称作985的废柴,因为他们发现985院校里也存在所谓的鸡头和凤尾,不努力就会沦为差生,而差生无论在哪都一样差。
就如北大的学生也有找工作无果,甚至差点去做化妆品柜员的情况。此次再讲一个故事,其情形也让人感觉很不是滋味。
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如今各种体制内编制的竞争已极为激烈,海外归来的名校硕士、博士以及清华北大的学子都在参与报考。
说起福建当地的南安市,虽算不上一线城市,但在2025年却似走了好运,招揽到了几位优秀学生。
在一次新任教师招聘名单中,大家赫然发现一位北大应用统计学专业的男生,被招聘到中学数学教师岗位,不少人竟直接称其为北大的耻辱。
当地人似乎也觉得北大学生报考这类城市的这种岗位是给名校丢了脸。而另一位网友更是言之凿凿,他说自己翻了翻专项招聘二的科目。
发现最后一名的分数都比这个男生高,可见其在北京大学没怎么好好学习,一个高材生竟然考不过最后一名,他这样做确实是给北大蒙羞了。
但大家也提出了质疑,首先情况并非如此,在另一省的省考记录中,他们还翻出了有自考的、有专升本的情况,这也挺颠覆认知的。
可是这种情况毕竟太过罕见了,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替这位北大的同学找寻理由,以说明其为何不优秀。
有人称他是北大函授的,但这消息不知从何而来,甚至大家都在怀疑北大这样的大学究竟有没有函授这一情况。
而一位福建当地IP的人所说的或许更具说服力,他表示这位同学确实是北大的,他当时还见过本人,并且这人说其是被单位坑了。
由此可见,这位同学也并非不优秀。只能叹息着说,其实如今的大学生们都不容易,别以为考上清北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实际上他们面临的压力更大。
尤其是面对这种所谓的舆论压力。但凡稍微不努力,顶着清北的名号,反而会被大家更狠地嘲笑,被视作所谓的名校耻辱,可背后的压力又有谁能知晓呢?
原来最后大家发现,仅仅考上清华北大已不算优秀学生了,还必须得在学霸群体中争得学霸地位,将其他人比下去。
但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能达到这程度的又有多少呢?而且每个人的认知以及规划的路径本就不一样,就算是自考毕业又能怎样呢?
另外,这位同学在22年至25年经历了三年的空白期。其实也另有说法,大多数人觉得北大的高材生也有走捷径之类情况的,人家并非脑子糊涂。
可能是家里已经把路铺好了,只是利用这个职位来过渡一下,倘若一年后有机会转正,借调机关,随后事业编转公务行政编,用不了几年就能成为副科领导了。
这难道不比普通人考虑得更长远吗?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42.5亿元,加力支持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