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北大录取通知书疑似存在病句,为什么被围观
开心田螺
2025-08-17 11:13:34
0

光明网评论员:8月6日,有网友发帖指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两处表述存在语句问题,引发关注。北京大学回应称将接受网友建议并反馈相关部门,后续将研究改进。

网友在帖中提出的第一处问题为录取通知书中的“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系)专业学习”。该网友认为,此句存在“句式杂糅”问题,“决定”“录取”“入”“学习”多个动词叠加,且“录取”不可接兼语结构,建议修改为“我校决定录取你为xx学院(系)专业学生”。

第二处争议语句为“请你准时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网友指出其存在“语序不当”和“用词不当”:一是“准时”作为状语应置于谓语“到校报到”前,而非时间状语前;二是“准时”通常对应具体时间点,而“八月十八日”为一天时间范围,建议将“准时”改为“按时”,表述调整为“请你于二〇二五年八月十八日凭本通知书按时到校报到”。

之所以要长段地粘贴上原文,是因为这些所谓“病句”,其实非常微妙,很难说是那种一眼有误的问题。如果不进行非常细致地解释,可能很多人都看不出问题何在。

这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是不是病句,其实是存疑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三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两处表述并非严重语病,但存在不够简洁通顺的问题。这些语言,可能念起来比较拗口,但是不是“错”,却陷入了争议。

这里且不去分析对错,这个录取通知书其实已经使用了三十年,为何在今天突然引发了争议,这才是更有意思的话题。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前互联网时代,北大录取通知书很难被大众围观——毕竟考上北大的学生不是那么多,也没有地方去晒、去被评价,大多数人看不到。

而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社会对大学的评价视角已经偏转了。以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为例,近些年被翻出存在错别字、翻译错误、语病等情况的并不少,大学在这些细节层面,已经拉低了期待,也日常化地遭受审视。

另一方面,则是大学本身光环的去魅。人们似乎不太相信大学能“凡事皆对”,公众越来越习惯平视大学。这让人们面对大学时更加“自信”,反复咂摸起是不是病句,而不是天然地觉得,“嗯,这么写一定有它的道理”。

其实,这种审视的目光,某种程度也是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就像近些年,不少高校都在录取通知书这种仪式上越来越用力,堪称“争奇斗艳”。而在一些媒体的解读中,也习惯把这种细节的用心,上升为“大学精神的具象呈现”。那么反过来,当这些细节遭受质疑时,同样的思维也会被代入。

客观来看,无论是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或者是一些所谓问题,都未见得能上升到多么宏大的价值。只不过在某种思维模型形成之后,想要改变又很难,在器物层面百般凝视,进而提炼出精神层面的议题,互联网上类似的讨论也就层出不穷了。

对于大学来说,恐怕也只能努力适应这种互联网生态,在细节上多用心多注意了。至于这些到底是不是问题,又需不需要改变,大学也不妨有自己的判断和定力,尝试和公众沟通。

(来源:光明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申请海外读博门槛有多高? | ... 博士培养模式有哪些差异?本科能直接申请海外读博吗?自己的特质是否适合读博?本期《留学为你来》节目邀请...
电诈头目陈志仍下落不明!新加坡... 在英国和美国联合制裁柬埔寨“太子集团”及其创始人陈志后,新加坡也出手了。 据红星新闻报道,新加坡警方...
2025英国正规留学中介排名 一、如何选择英国留学中介?看看这些常见问题 作为拥有12年经验的国际教育规划师,我经常被学生和家长问...
法治面 | 内蒙古8700亩行...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按照《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
“阅读点亮人生 好书成就梦想”... — 阅读点亮人生 好书成就梦想— 少儿研学活动 活动回顾 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知识视野,10月2...
100节课,只需8元多,便宜得... 已经完成的主题直播有: (1)爸妈如何看待孩子考试分数。 (2)不陪写作业,孩子多得五种能力。 (3...
海淀教改新动向,这所新优质校亮... 海淀教育大会召开不久,一个个重磅动作就接连落地。 前不久,海淀区教科院联合各方向全区中小学发出《加强...
本科生“预测”诺奖!北航这堂课... 在北航有这样一门课 这门课上 没有枯燥的理论灌输 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取而代之的是 “用传感器思维拆...
泡泡玛特全球首家24小时门店落... 10月31日,记者从泡泡玛特获悉,其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开设的中东地区首家门店,近日正式开...
吉林省四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湘楚文化的血液里,浪漫主义是一种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