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粉丝留言问我:
“你说,父母到底能为孩子遮多少风,挡多少雨?”
我说,遮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
曾经看过一个寓言故事,父亲把金山银山都铺在儿子脚下,儿子最后却活活饿死在自家祠堂门房里。
一辈子的苦,他爹全帮他吃了。结果呢?命运没放过他,反而狠狠报复了他。
这事听着荒唐,但细思极恐。到底是孩子不争气,还是父母太宠太惯?
01
话说晚清时候,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叫盛宣怀。啥人呢?就是那种你说“商界老炮”,他能站起来说一句:“我不是老炮,我是祖宗。”
这哥们儿白手起家,摸爬滚打几十年,跌打碰撞过多少坑,估计都能凑出一套商业管理教材。他的钱多得吓人,传说中他随便拿出点利息,就能养活一整座城。
可这位“商业帝王”,有个死穴那就是“宠孩子”,尤其宠他那个宝贝儿子盛恩颐。
别人家的孩子留学回来,要先去底层干练习生,他直接安排公司总经理的位子给儿子暖屁股坐。铁路局长的头衔也塞进兜里,像送玩具一样送权力。娶媳妇?不讲感情,直接给他娶了总理家的姑娘。按现在说法,这不就是“清朝版的顶级资源堆砌式富二代”?
可你猜怎么着?
老盛死后,他儿子没几年功夫就把家产败得精光。最后,房子没了,地也卖光,古董换了粮票,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活活饿死在自家祖宅门口。
看到这儿,你还觉得“我多扛点、我替孩子吃苦”是对孩子好吗?
说白了,父母替孩子扛的苦,命运从不放过。只是晚来一步,还得加倍奉还,而且还更狠。
02
很多爸妈嘴上说“我不想惯孩子”,结果一转身,还是事无巨细地帮孩子安排好一切。
孩子换工作、结婚、贷款、养娃,甚至吃饭穿衣,全家老小都得围着他转。
你以为这是照顾?错,这是把孩子往“巨婴”方向拉!
你别不信,现在社会上“巨婴”可太多了:
▶ 30岁,连租房签合同都得打电话问妈:这能租吗?安全不?
▶ 28岁的姑娘,一吵架就收拾行李回娘家,躺床上刷剧当少女。
▶ 35岁男人,年薪百万,却连房子的首付都伸手问爸要。
这种人,看着像成年人,其实心理年龄连18都不够。吃喝全靠爸妈,思考都靠爸妈,连生气都指望爸妈哄。
有时候我就想:这不是孝顺,是“高阶版啃老”。拿着亲情当挡箭牌,占着便宜还理直气壮。
你敢说你不认识这样的人?或者你家里,就正养着一个?
03
有位宝妈曾对我说:“我宁愿累死自己,也不想孩子吃一点苦。”
我反问她:“你打算替他活一辈子吗?”
想让孩子成长,不是你喂一口、抱一步,而是你放手,看他摔倒,看他站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说一句:“去吧,再试试。”
就像龙应台那句名言:“所谓父母和孩子的缘分,就是目送他的背影慢慢远去。”
是的,人生是孩子自己的,父母最多陪他走个前十年,后面的三四十年,他得自己去硬扛风雨。
如果你60岁了,还在给30岁的儿子当保姆、当提款机,那不是伟大,是教养失败,是责任感的溺亡。
说点重的:
如果孩子已经过了18岁,别再觉得父母什么都该为你扛。
因为:
成年了,就别再把“有爸妈真好”这句话,当成“有爸妈,我就不用努力”的挡箭牌。
你不成长,父母就老得更快。
04
我见过最舒服的家庭,不是那种谁为谁牺牲到死,而是:
这才是家,一个能让人歇脚、给人力量、不会消耗彼此的港湾。
而不是“一个人出力,所有人躺赢”,那不是爱,那是绑架,是慢性毁灭。
辣妈语录:
做父母的,请停止一味的“护犊式付出”,别让你的爱变成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做孩子的,也请别再把父母的爱当成理所当然的提款机和工具人。
真正幸福的家庭,是彼此独立,却始终相连;
是各自强大,然后相互守望。
你不自立,这一生永远长不大。
你不放手,孩子就永远学不会飞翔。
让孩子自己站起来,才是父母送给他最好的未来,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