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8月20日是清华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报到日。2025年,清华大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通过高考统招、强基计划、自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十余种招生类型,共录取约4000名新生。其中自强计划报考人数达上年1.8倍,专项计划录取总人数创历史新高。
清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杨帆介绍,在2025年清华大学4000名本科新生中,内地学生约3700人,覆盖全国31个省份1100多所生源中学;港澳台学生约90人;录取国际学生300余人,涵盖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白俄罗斯、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成为学校国际生的主体。
在今年清华大学录取的新生中,3对双胞胎格外亮眼。他们是来自北京的王姝瑶、王姝婷姐妹,被录取至致理书院和临床医学类(卓越医师科学家);来自辽宁的郭长翰、郭长霖兄弟被录取至未央书院和探微书院;来自湖南的王辅佐、王辅佑兄弟被录取至探微书院和计算机类。
双胞胎王辅佐(左)、王辅佑(右)兄弟手持录取通知书合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2011年以来,清华大学持续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将优质的教育资源精准投向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25年,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取消校考环节,改为按分省计划及考生高考分数录取,共吸引6500余名学生报考,达到去年的1.8倍,最终录取270余人,覆盖全国近200个县域中学,涵盖计算机类、新雅书院、临床医学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为先书院、笃实书院等所有招生大类和书院。国家专项计划今年共录取280余人。通过两个专项计划进入清华大学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总人数创历史新高。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清华大学以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科教协同以及本研衔接贯通等创新型培养模式落实强基计划。2025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报考人数超过1.7万人,同比上涨7%。通过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及身体素质测试等多个环节,选拔出900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子。这些同学将进入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等五个强基计划书院学习。
清华大学同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通道。2025年,清华大学通过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物理人才培养攀登计划、丘成桐数学英才班三个项目录取约190名学生。
杨帆介绍,推进清华特色中国书院制发展,20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四个新书院:无穹书院、紫荆书院、自强书院和水木书院。无穹书院以“智能素养、数理奠基、问题导向、协同演进”为理念,培养最具创新能力的AI领军人才;紫荆书院是清华大学首个全英文本科生书院,以国际化、创意工程思维和小班场景化为教学特色;自强书院聚焦智慧能源、融合智能电网等六大新兴方向与电气工程等经典专业,进一步拓宽学生发展路径;水木书院以“AI驱动的工程+管理”为特色,以面向未来的前沿主题为导向定制学生的专业课培养方案。
2025年,清华大学在四个新书院共录取600余位希望融合传统工程学科与交叉学科的优秀学生。目前,清华大学已拥有15个承担本科生培养的书院,2025级本科生约56%进入书院培养。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上一篇:郑州电专:多措并举护航阳光招生
下一篇:高价校服加重英国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