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十五五”规划编制中,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二级学院规划通常是“十五五”规划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
如果说,总体规划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总纲,那么专项规划就是决定总体规划能否落实的关键行动方案。它聚焦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需要突破的关键难点,是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和细化落实。
梳理部分高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相关信息,我们发现各校在制定专项规划种类、数量上并没有统一标准。
比如南京审计大学提出拟构建“1+4+10”的“十五五”规划体系,即:1个学校总体规划、4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基本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卓越人才培养规划),10个院级分规划。
青岛大学科学构建“十五五”规划体系(“1+5+N”),即以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人才培养、学科科研、人才队伍、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专项规划为支撑,N个学院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
内蒙古农业大学专项规划则包括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思政工作与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本科生教育、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科技创新等12个。吉林大学“十五五”专项规划更是多达18个。
其中,学科建设专项规划(牵头部门: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人才培养专项规划(牵头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牵头部门:人事处),科研创新专项规划(牵头部门:科研院/科学技术处)等通常都是会涉及的专项规划。
各校“十五五”规划编制中,也有一些高校将信息化建设与数智赋能列入专项规划,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校园生态,探索AI在教学、管理中的深度应用。
规划编制要坚持问题导向
如何科学制定专项规划?高校通常遵循一套系统化的编制框架。以吉林大学为例,该校明确专项规划的编写体例应包括现状分析(“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现有基础、特色优势与差距不足);形势研判(发展机遇、面临挑战);战略目标(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任务举措;保障实施等五大部分。
吉林大学特别强调,各专项规划的编制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学校发展瓶颈,针对突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限目标,目标要有具体时间节点、清晰的内涵和可计量的成果。要科学设定发展指标,立足战略核心,聚焦关键问题,突出可量化、可监测、可考核;主要发展指标要进行横纵分解、年度分解,把专项规划的目标、任务、措施落细落实。
为进一步展现各高校在专项规划编制中的实践,以下结合两所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为例说明。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的“十五五”学科建设专项规划推进会上,学校副校长吴江浩指出,学科专项规划编制需基于对未来高校定位与发展方向的清晰预判。他强调各部门应协同配合,自上而下强化学科顶层设计,同时各学科群也要自下而上深入挖掘新的学科增长点。在总体资源约束下,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平衡数量与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副校长刘树春在总结中进一步强调,各学科应明确重点发展的培优方向,提升国际显示度。同时强化学科群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壁垒、形成合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最终实现以一流学科体系为牵引的整体能力提升。
同样,青岛大学在召开“十五五”学科科研专项规划编制部署会议时,副校长李建波就规划工作提出六项具体要求:一是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的成就与经验。二是深入分析,包括做好政策分析,深入研判国内外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围绕冲一流目标任务,剖析学校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研究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做好对标分析,科学对比与同类先进高校的差距,强化数据支撑,做到有据可依。三是设定合理目标,兼顾前瞻性与可行性,定性定量相结合,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四是任务清晰,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五是举措务实,基于成功经验和差距分析提出可行路径。六是加强部门协作,实现总结、调研与规划编制一体化推进,确保信息共享与工作高效衔接。
专项规划编制,警惕这些问题
结合以上三所高校对“十五五”专项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其实我们也可以反向梳理出专项规划编制中需重点关注、避免“踩坑”的核心问题。
比如在问题定位与需求研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聚焦不精准,仅罗列表层问题却回避核心矛盾;或脱离学校实际,照搬其他高校的问题清单,导致规划无法回应自身“真痛点”。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判滞后,仅基于当前政策和数据制定规划,未考虑“十五五”期间可能出现的技术变革、政策调整。
再比如在目标设定中,需要警惕目标覆盖过广,模糊不可衡量,缺乏可操作性,避免目标设定大而空、难落地,没有分解到院系,这最终可能导致规划无法转化为日常工作。
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还要注意协同配合,避免部门各自为战。虽然规划通常由一个或至多两个部门牵头编制,但如果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有效沟通,最终可能导致规划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实施。
综上所述,编制一项高质量的专项规划,核心是使其实现从“愿望清单”到“行动指南”的转变。因此要特别注意目标的具体化与可考核性、分析研究的深度与数据支撑、任务举措的可行性与责任分解,以及编制过程的协同性与系统性。
这些要求共同反映出现代高校专项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科学方法、全局视野、精准施策和协同联动。
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