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兰飘香,新学期的画卷徐徐展开。9月1日上午,新坍镇以别开生面的主分会场形式,成功举办了一场以“赋能成长 筑梦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主会场内座无虚席,新坍中学各班级分会场秩序井然,全镇初中学生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聆听了这场启迪心灵的精彩讲座。
左右更多
本次活动特邀盐城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督导员司国芹女士担任主讲。在主会场,司教授与学生们亲切互动;在新坍中学各班级分会场,学生们通过高清视频实时收看,虽隔屏幕却不减热情,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域覆盖。
讲座伊始,司教授以“理想不是大空话”破题,用六个鲜活的本土榜样故事瞬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00后”淮剧传承者房忠坤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科技种稻”大哥哥对现代农业的探索、一条腿“跑”向冠军的盐城姐姐展现的生命韧性、艺术体操冠军郝婷代表的奥运精神、“少年门神”严子航的绿茵追梦,以及支教老师为乡村孩子点亮希望的奉献精神——这些发生在家乡大地上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崇高理想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蕴藏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创新中。
就“如何实现理想”这一现实命题,司教授给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建议:以“练基本功+学小技能”夯实理想根基,用“抗挫折+练应变”磨砺意志品质,靠“践初心+用技能”把准人生方向,借“爱家乡+靠技能”获取前行力量。这四条路径既具理论高度,又充满实践智慧,为学子们指明了脚踏实地、迈向理想的康庄大道。
讲座最后,司教授引入“感恩”主题,从乡野温暖谈到感恩实践,引导学生理解“感恩不是空话,而是做出来的小事”,鼓励大家“带着感恩去追理想,让理想更有温度”。这番论述既接地气,又富有哲理,为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温暖的人文情怀。
“咱们是乡镇少年,脚下有泥土的踏实,眼里有远方的星光”。司教授的深情寄语引发了全场共鸣。她鼓励学生扎根乡野树立理想,用学习汗水铺就道路,以感恩心意温暖他人,并以“理想不是用来想的,是用来做的;未来不是等来的,是拼来的”作结尾,话语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学生们全程认真聆听,不时记录要点。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课让他们对“理想”有了全新认识,不再觉得遥远空洞,而是可触可及、可通过具体行动实现的奋斗目标。九年级学生张同学说:“这次的‘开学第一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本来还有些迷茫的我,豁然开朗,术业有专攻,理想不一定要有多宏大,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努力专研,也会取得成就。”
此次主分会场同步进行的“开学第一课”,是新坍镇创新德育形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为乡镇学子树立远大理想、明确人生方向提供了宝贵指引,必将激励广大学生在新的学期里脚踏实地、奋勇拼搏,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书写青春。
编辑:仇 晗
审核:倪庆斌
发布:党建办公室(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