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 通讯员 丁鹏)新学期伊始,周至县第七中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堂意义特殊的“开学第一课”。9月2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周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合陕西省新周强制隔离戒毒所“心舟”法治宣传队,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核心,为全校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禁毒宣传“开学第一课”,用生动实践与深刻讲解,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禁毒宣传教育,为青春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禁毒“防护墙”。
这不是普通的开学典礼,而是一堂关乎生命安全的“第一课”。
主题班会:揭开毒品“伪装面纱”,认知毒害第一站
“大家看,这包看似普通的‘零食’,其实是伪装性极强的新型毒品……”上午9时,禁毒主题班会正式启动。禁毒民警们手持仿真毒品模型和毒品原植物样本,走进教室,近距离向同学们展示“吗啡”“冰毒”、罂粟、大麻、恰特草等常见毒品及其原植物的形态。结合真实案例,民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类毒品的特征、危害及识别技巧,尤其针对当前善于“变身”的新型毒品,提醒同学们保持高度警惕,打破“我离毒品很远”的错觉,树立“防毒拒毒,从我做起”的意识。
互动观展:沉浸式教育体验,坚定拒毒信念
班会结束后,同学们有序移步至毒品模型展示区与禁毒展板区。民警现场答疑,细致讲解;图文并茂的展板、发人深省的案例,引得同学们纷纷驻足,认真记录,禁毒民警现场答疑解惑,气氛热烈。随后,大家走进周至县禁毒教育基地,系统了解学习我国禁毒政策与成效、禁毒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等知识,并通过播放模拟法庭视频、吸毒者自述及毒瘾发作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毒品导致个人堕落、家庭破碎的残酷现实。一幕幕情景剧,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同学。
心声分享:从“我”做起,传递禁毒声音
“原来毒品真的会伪装成糖果、饮料,这次活动让我学会辨别,也更坚定——绝不碰毒!”学生们纷纷感慨到。
“这种禁毒教育进入校园非常必要,它比我们常规的安全教育课更加直观和深刻,学生们的接受度明显更高。”八十五班班主任杨燕老师说道。“预防吸毒要比挽救吸毒者容易得多,今天的一堂课,可能挽救的是无数个未来可能被毒品摧毁的生命。”
“心舟”法治宣传队队长陈春峰说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禁毒教育必须从早抓起、从小做实,要在青少年好奇心最强、辨别能力较弱的这个关键时期筑牢禁毒思想防线。”周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吴勇说道。
庄严宣誓:清朗青春,有我护航
“我郑重宣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坚决与毒品作斗争……”活动最后,全体同学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校园上空回荡,传递的是拒绝毒品的决心,更是对健康未来的承诺。同学们还收到了禁毒主题笔记本、签字笔、手提袋、宣传读本等文创用品,让禁毒知识融入学习日常。
禁毒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这次多部门联动的“开学第一课”,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庄严宣誓”的模式,将抽象的禁毒知识转化为具象的认知与深刻的感悟,不仅让周至县第七中学的学生们掌握了识别、防范毒品的实用技能,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种子。
今后,周至公安将继续加强多部门联动,深入推进禁毒宣传进校园,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片清朗、无毒的生长环境。助力青少年以健康体魄与清醒头脑,奔赴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