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学模块语文
【原标题】2025-2026学年枣庄一中高三质量检测语文作文解析
文 / 一笑为红颜
【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华为公司代表言论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电影《长津湖》台词
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大意为:善于打仗的,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不会与敌对峙。)
——《老子》
人们常说:人生如战场,你我皆士兵。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一、审题重点:关键字词句解析
题目有三则材料。
材料一给人的启示是:每一个英雄都是经历了重重磨难、千锤百炼才成就的,未来哪怕困难重重,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材料二给人的启示是:这三句“不相信”是满满的决心,强调要有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念和勇气,哪怕难到极致,也要硬着头皮上。
材料三给人的启示是: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良好心态,保全好自身,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战争”。强调智取而非强攻的策略。“不怒”“不与”说的就是“理智和策略”。
三则材料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就是在战场上只有机智勇敢、排除万难、沉着冷静、能战善战、坚信必胜的战士,才能成为英雄。人生既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也要有接受挫折的韧性,更要有冷静作战的智慧。
“人生如战场,你我皆士兵”:“战场”具有比喻和象征意味,指竞争、磨难、挫折、坎坷等。“士兵”就是我们每个人。所以不能只谈打仗,要联系生活。
二、核心立意角度
在人生战场上,以坚韧的品格、坚定的信念和智慧的策略战胜困难,成就自我。人生路上,我们既要像《长津湖》里的战士那样怀揣必胜信念,敢于直面挑战;也要像华为经历磨难后那样,在挫折中汲取力量,永不言弃;更要像《老子》说的那样,保持理智,用智慧而非蛮劲取胜。三者结合,才能在人生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高分例文1】
智勇双全,刚柔并济
(1)华为的“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长津湖》战士的“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老子的“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既喊“冲”,又说“静”。人生如战场,你我皆士兵。我们每个人怎样“披挂上阵”才能不被打倒呢?【概述材料,引出中心】
(2)就像登山,“三不相信”是坚定的信念,让人敢抬脚;“伤痕累累”是摔倒后爬起来的韧劲,让人能坚持;“不怒不与”是绕开险峰走缓坡的智慧,让人少走弯路。缺了信念,就不敢上战场;没了韧性,就熬不过持久战;少了智慧,就会硬碰硬地消耗自己。在人生的战场上,唯有智勇双全,刚柔并济,兼具坚韧品格、坚定信念和智慧策略,方能战胜困难,成就自我。【探究本质,提出观点】
(3)偏废任何一方,都可能让人陷入困境。如果只有华为那样的坚韧和《长津湖》那样的信念,却缺乏老子所说的智慧,就容易变成有勇无谋。历史上项羽力大无穷、信念坚定,但因为容易冲动、听不进劝告,最终兵败垓下,留下千古遗憾。反过来,如果空有老子所说的智慧,却没有信念和勇气,就会变成光说不练,就像战国时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导致失败。【分析益害,挖掘根源】
(4)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因挫折而一蹶不振;有人虽勇往直前,却因缺乏策略而事倍功半;还有的人虽有智慧,却因缺乏坚韧而半途而废。这些现象的根源,在于未能将坚韧、信念与智慧三者相结合。许多人只看到了《长津湖》战士们的英勇,却忽视了他们背后的智慧;只羡慕华为公司的成功,却看不到他们背后的伤痕累累;只理解《老子》的“不怒不与”,却忽视了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支撑。【联系现实,现象普遍】
(5)要在人生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需要培养坚韧的品格,锻造坚定的信念,掌握智慧的策略。既要像华为那样,将每一次挫折都视为成长的养分,在伤痕累累中锻造皮糙肉厚的坚韧;又要像《长津湖》中的战士那样,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勇往直前;更要像《老子》教导的那样,不轻易发怒,不盲目对峙,而是寻找最佳的制胜之道。【寻找方法,完成任务】
(6)唯有将坚韧、信念与智慧融为一体,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披荆斩棘,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战场上的英雄,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磨难中,用信念和智慧铸就的。【回扣材料,前后照应】
【高分例文2】
智勇双全,刚柔并济
(1)《长津湖》战士的“三不相信”是坚定的信念;华为的“伤痕累累”是摔倒后爬起来的韧劲;老子的“不怒不与”是绕开险峰走缓坡的智慧。在人生的战场上,唯有智勇双全,刚柔并济,兼具坚韧品格、坚定信念和智慧策略,方能战胜困难,成就自我。【概述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2)坚定的信念是出征的号角,让我们在挑战面前敢亮剑。【分论点一(观点句)】
(3)信念是《长津湖》中战士们那种“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底气,是明知前方有艰难险阻,依然勇往直前的勇气。【阐释句】袁隆平面对“水稻杂交不可能”的国际断言,凭借“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坚定信念,踏遍田垄万千,终让禾下乘凉梦照进现实。【材料句】信念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理想与热爱的选择,是支撑我们穿越绝望、跋涉不止的内在动力。【分析句】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只要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就能在崎岖坎坷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结论句】
(4)坚韧的品格是续航的燃料,让我们在挫折面前能扛住。【分论点二(观点句)】
(5)华为所说的“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告诉我们,挫折能够磨砺出坚韧的品格。【阐释句】谷爱凌在备战北京冬奥会时,曾因训练意外摔断锁骨,但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打着绷带坚持复健,最终在赛场上成功完成高难度动作,摘得金牌。【材料句】韧性不是一味地硬扛,而是像竹子那样,即使被狂风压弯了腰,风停之后依然能挺直身躯继续生长。【分析句】只有拥有坚韧的品格,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才能在人生战场上屹立不倒。【结论句】
(6)智慧的策略是精准的导航,让我们在困境面前会变通。【分论点三(观点句)】
(7)智慧是理性的光辉,指引我们避免蛮干,善用策略。【阐释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没有选择正面交锋,而是巧用空城计,不费一兵一卒就退了敌。【材料句】智慧并非投机取巧,而是像治水一样,堵不住洪水就采用疏导的方法,找到绕开障碍的路径,用最小的消耗达成目标。【分析句】只有用智慧而非蛮劲,才能在人生战场上游刃有余。【结论句】
(8)华为公司的磨难观、长津湖战士的信念论和老子的智慧论,共同构成了人生战场的完整指南。唯有将坚韧、信念与智慧融为一体,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披荆斩棘,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结尾深化、升华主题,再次回扣中心论点,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