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振生:40余载矢志科教报国
开心田螺
2025-09-11 05:04:07
0

教育家精神,是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的坚守,更是心怀“国之大者”的赤诚担当。今天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陕西日报整版推出《三尺讲台 师德如炬》主题报道,其中,以《康振生:40余载矢志科教报国》为题,报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用行动诠释着教育家精神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有一个被师生称为“东南窑”的小麦病理实验室。9月7日,实验室里,已过花甲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在带领学生做实验。

“我也当过农民,知道种地的辛苦和不易。我将不忘初心,回归麦田,做一个心中始终‘装着’粮食的人。”康振生说。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康振生带着兴奋与憧憬,成为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后来,他又成为招生制度改革后学校首届研究生,在导师李振岐院士的带领下,开启了40余年的小麦条锈病攻克之路。

小麦条锈病被称为“小麦癌症”,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低温真菌病害,会让小麦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绝收,给我国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出身农家的康振生,亲眼见过条锈病对小麦安全生产造成的巨大影响,萌发出依靠科学助农增产增收的愿望。

后来,他带领团队踏遍多个省份采集万份标本,首次发现条锈菌在野生小檗上的有性生殖过程,破解了病菌变异国际难题,构建起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经过18年持续攻关,他带领团队发现全球首个被病菌操纵的小麦感病基因。该成果发表于Cell,入选“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

2017年,康振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院士值得高兴。但在我看来,最大的荣誉莫过于培养了一批批对我国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农林科技人才。”康振生说。

科研任务重,但他仍然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多年来,康振生形成“以育人为本,全方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打造知农爱农新型植保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近年来,康振生培养博士研究生60多人、硕士研究生130多人。这些学生中有的已经成为植保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有的在地方农科院或农技部门服务“三农”,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院校教师一生要站好两个讲台,一是教书育人的讲台,一是田间地头的讲台。常常自问初心何在,人生之路就会走稳走远。”康振生说。

(来源:陕西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青春期成长年会在京举行 2025青春期成长年会10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青春期教育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年会...
光华师生面对面:共话青年就业与... 10月24日中午,光华管理学院“师生面对面”座谈会(就业与实践专场)于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201报告厅...
人大与加拿大女王大学金融硕士:... 深秋的尾巴尚未完全褪去,初冬的微凉已悄然浸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银杏大道披上了一场绚烂的金色盛...
广州师教云课堂自考|第一次考试... 2025年10月25号,第一次参加考试,考试的前彻夜未眠,说不清楚什么原因,但就是一晚没睡。 定了6...
安徽多地中小学寒假时间公布! 由于2025年闰六月 2026年春节因此推迟至2月17日 过年时间晚了,何时放寒假? 目前 安徽多地...
继往启新航!第三届校团委办公室... 第三届校团委办公室成立大会圆满结束! 继往启新航! 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6法硕复试真题反馈431... 2026-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累计9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431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四川省社会...
把“会读书的人”培养成“会创造...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工网) 近来,浙江几所高校的师生,在探讨同一个问题:如何把“会读书的人”培...
回顾:90后大凉山听障女孩,法... 前言 谭婷出生在四川大凉山,她是我国第一位“聋人律师”。然而,命运在她8岁时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职业本科零突破!宁夏职业技术大... 曾几何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还仅仅停留在成绩不好才选职校,但随着“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