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揭晓,江苏高教实力再领风骚
最新发布的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再度印证了江苏省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高地的重要地位。凭借17所高校强势挺进全国百强,江苏以无可匹敌的实力,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其深厚的教育底蕴与蓬勃的发展活力。
金陵双子星耀眼,领跑全国前列
在这份备受瞩目的榜单中,南京大学以全国第六的优异成绩稳居国内顶尖学府行列,与紧随其后的东南大学共同组成了“金陵双子星”,持续领跑中国高校第一梯队。苏州大学则凭借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46位,充分展现了一所地级市高校所能达到的卓越办学高度与非凡魄力。
医学、工学、国际合作,江苏高校多点开花
在医学教育领域,南京医科大学的表现尤为抢眼,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医药类高校前四,坚实地巩固了其作为中国医学重镇的崇高地位。
工学领域,两所工信部直属的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展现出新的态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全国第36名的成绩,略微领先南京理工大学两个位次,两校在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领域的博弈愈发精彩。
作为中美合作办学的典范,昆山杜克大学在合作办学类排名中脱颖而出,位列第五,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范本。
而作为地方高校的代表,江苏理工学院则凭借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特色,成功跻身全国前340名,其蓬勃的发展势头与创新活力令人瞩目。
南航南理:空天逐梦与陆海砺剑的殊途同归
在理工类院校的激烈角逐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的对决可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新中国航空高等教育的先行者,南航的航空航天学科群,涵盖机械工程、力学等6个A类学科,依托飞行器设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22项国家重大工程中屡建奇功。其钱伟长班、长空创新班等特色人才培养项目,更是为国家输送了大量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人才。
南京理工大学同样实力不凡,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在兵器科学与技术等领域拥有3个A类学科。其智能弹药国防重点实验室在今年斩获四项国家科技奖,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突破,更是成功破解了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两校在科研经费上均投入超过35亿元,这种巨大的研发投入,形成了南航在空天领域的逐梦探索与南理工在陆海领域的砺剑铸魂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共同推动着中国科技的进步。
昆山杜克:融合创新,赋能全球化人才培养
本届榜单的焦点之一,昆山杜克大学,凭借其依托美国杜克大学全球排名前20的学术资源,以及昆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环境医学数据库,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首创的产业教授双导师制,更是使得其毕业生进入世界百强企业的比例高达82%。校园内中西融合的博雅教育体系,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全球视野与胜任力的新生代人才。
江苏理工学院:立足地方,服务产业,应用型办学的典范
江苏理工学院以其鲜明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成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并且与常州地区280家智能制造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工程师工作站合作,连续五年实现了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超过75%的亮眼成绩。新设立的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更是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携手共建实训平台,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蓬勃发展的芯片产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江苏高教:品质矩阵,动能澎湃
在这片底蕴深厚的教育沃土上,江苏高校各展所长,共同构筑起了一张亮丽的“品质矩阵”。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学科已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江南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积极推动生物合成技术的产业化。这些高校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江苏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更以澎湃的动能,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江苏高校正以其鲜明的特色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积极书写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华美篇章,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