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学生将迎来新版教材,新教材将更加重视思维和阅读!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在暑假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我们整理了2025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电子课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对同学们的暑期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桃李科普”回复:“电子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
7 年级数学核心知识模块(按教材高频内容)
1. 有理数(初一上学期重点,代数基础)
核心内容:
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重点区分 “整数”“分数”“有理数” 的关系(比如 π 不是有理数,但
7
22
是有理数);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常考 “数轴上点的位置与数的大小关系”,比如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
相反数: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如 2 和 - 2,0 的相反数是 0);
绝对值:数轴上数到原点的距离(非负数,即
∣a∣≥0
,常考计算:
∣−3∣=3
,
∣0∣=0
);
有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重点是 “符号规则”,比如负负得正、异号相乘得负;乘方注意区分
−2
2
和
(−2)
2
,前者 =-4,后者 = 4)。
常考题型:有理数混合运算、数轴上的数比较大小、绝对值的应用(如 “已知
∣x∣=5
,求 x 的值”)。
2. 整式的加减(代数入门,衔接后续方程)
核心内容:
整式的概念:单项式(如
3x
、
−5
,数字因数叫系数,字母指数和叫次数)、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如
2x+3y
,次数是最高次项的次数);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如
3x
2
y
和
−5x
2
y
是同类项,常考 “合并同类项”,即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不变);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括号前是 “+”,去括号后符号不变;括号前是 “-”,括号内各项变号)→ 合并同类项(如计算
3(x+2y)−2(x−y)
,先去括号得
3x+6y−2x+2y
,再合并得
x+8y
)。
常考题型:判断同类项、整式化简求值(如 “已知
x=2
,求
3x
2
−2x+1
的值”)。
3. 一元一次方程(7 年级核心,应用题重点)
核心内容: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需满足 “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次数是 1、整式方程”(如
2x−5=3
是一元一次方程,
x
2
+1=0
不是);
解方程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移项要变号,如
2x=3+5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如
x=
2
8
=4
);
方程应用题:重点是 “找等量关系”,常见类型有:
行程问题:路程 = 速度 × 时间(相遇问题:路程和 = 总距离;追及问题:路程差 = 初始距离);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常设工作总量为 1);
利润问题: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 =
利
润
成
本
;
配套问题:如 “1 个桌面配 4 条桌腿,求多少桌面和桌腿刚好配套”(等量关系:桌腿数量 = 4× 桌面数量)。
常考题型: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用题(列方程是难点,需多练 “找等量关系”)。
4. 几何图形初步(空间与图形入门)
核心内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识别常见立体图形(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掌握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如正方体展开图有 11 种,常考 “哪幅图能折成正方体”);
直线、射线、线段:
区别:直线无端点、无限长;射线 1 个端点、无限长;线段 2 个端点、有限长(常考 “线段的中点”,如 “M 是 AB 中点,则 AM=MB=\frac {1}{2} AB”);
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应用题:“求两点之间最短路径”);
角:
概念: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单位是度(°)、分(′)、秒(″),1°=60′,1′=60″;
角的计算:余角(和为 90°)、补角(和为 180°),对顶角相等(常考 “已知一个角,求它的余角 / 补角”);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如 “OC 平分∠AOB,则∠AOC=∠COB=\frac {1}{2}∠AOB”)。
常考题型:立体图形展开图判断、线段 / 角的计算、余角补角应用。
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基础,难度较低)
核心内容:调查方式(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如 “调查全校学生身高” 用全面调查,“调查全国初中生视力” 用抽样调查)、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百分比和为 100%)、条形统计图(直观展示数量)。
常考题型:根据统计图提取信息、计算某部分数量或百分比。
二、7 年级数学常见难点及突破方法
难点 1:有理数运算(符号易出错)
突破:计算时 “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比如计算
(−3)×(−2)+(−5)
,先算乘法(负负得正,得 6),再算加法(6+(-5)=1);复杂运算可分步写,避免一步错全错。
难点 2: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列方程难)
突破:① 读题时圈出 “关键词”(如 “比…… 多”“是…… 的几倍”“相遇”);② 设未知数(直接设问题为 x,或设 “比”“是” 后面的量为 x);③ 用 “文字等式” 先写等量关系(如 “路程和 = 总距离”),再把文字换成未知数和数字(如 “3x + 2x = 100”)。
难点 3:几何图形计算(缺乏空间想象)
突破:① 画图!线段、角的计算先画示意图,标上已知条件(如 “M 是 AB 中点”,就在图上标 AM=MB);② 立体图形展开图可动手折一折(用草稿纸折正方体,直观感受 11 种展开图)。
三、7 年级数学学习方法(高效提分)
重视 “概念理解”,不盲目刷题
7 年级很多题目错在 “概念不清”,比如混淆 “单项式次数” 和 “多项式次数”,或分不清 “绝对值” 和 “相反数”。学新课时,先吃透课本定义(比如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再做 1-2 道基础题巩固,避免 “只记公式,不懂原理”。
错题本:重点记 “错因”,不是只抄题
错题本分三类记录:① 计算错误(如符号错、去括号漏变号)→ 写 “下次计算先定符号,去括号后检查”;② 概念错误(如判断同类项错)→ 重新写一遍概念;③ 应用题列方程错→ 写 “等量关系:XXX”,并标注 “下次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每周复习 1 次错题,避免重复错。
多练 “基础题”,保证准确率
7 年级考试中,基础题(选择、填空、简单计算、基础应用题)占 80% 以上,难题仅占 20%。平时练习优先做课本例题、课后题、同步练习册的基础题,确保 “简单题不丢分”,再挑战难题(如复杂的几何计算、应用题)。
培养 “数学思维”:从 “会算” 到 “会想”
比如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思考 “为什么要移项”(为了把未知数和常数分开);学几何时,思考 “为什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结合生活实例,如 “用两个钉子固定一根木条”)。理解 “背后的逻辑”,后续学更难的知识(如二元一次方程、三角形)会更轻松。
7 年级数学的核心是 “打基础”,只要把有理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几何初步这几个模块学扎实,后续 8-9 年级的数学学习会更顺畅。如果遇到具体题目(如某道方程题、几何题)不会做,也可以随时提问,帮你拆解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