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面孔下的专业力量:记多元升学规划师刘靓
第一次见到刘靓时,她站在一群高中生中间,正热烈地讨论着“是选择城市更重要还是选择专业更重要”,她看起来完全像是其中一员。
当一位家长得知眼前这个看似大学生的女孩就是今天要见的升学规划师时,脸上闪过的诧异没有逃过刘靓的眼睛。这样的反应,她早已习惯。“家长常常因为我的年轻而产生疑虑,但这恰恰是我优势的开始,”刘靓微笑着说,“年龄不是专业度的量尺,理解与共情才是。”
2023年,刘靓正式进入高考志愿填报领域,这位Z世代导师凭借其独特的引导式沟通和专业能力,迅速成为团队中复购率最高的规划师,让许多最初因她年轻而犹豫的家长最终都心悦诚服地选择了她的长期陪跑服务。
打破外壳:用真诚建立信任
“我第一次见刘老师时,确实心里打鼓,她比我女儿大不了几岁,能行吗?”一位曾怀疑刘靓专业度的家长回忆道,“但当她开始分析我孩子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并结合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给出建议时,我彻底被折服了。”
刘靓的破冰秘诀是:“不谈专业,先谈兴趣”。她总会从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最热衷的课外活动甚至最喜欢的游戏入手,逐渐深入到学习习惯、职业倾向和能力优势的讨论。这种引导式沟通让她能够挖掘学生和家长内心真实但未曾明说的想法。
“她不像老师,更像一个懂很多的学姐,”一位接受过刘靓指导的高三学生这样评价,“她不会直接告诉我该选什么,而是通过提问让我自己意识到什么最适合我。”
在刘靓看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壳”,而她的任务不是打破它,而是理解它。“就像新华社记者张严平说的,要沉住气、耐下心,舍得花功夫找到沟通的正确渠道”。
专业积淀:年轻背后的硬实力
尽管看上去年轻,刘靓在升学规划领域的积淀却不容小觑。作为高级多元升学规划师,她擅长选科规划、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专项计划、志愿填报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她还是多所高校的创业导师、职业导师和求职能力实训导师,多次受邀担任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委。
刘靓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升学规划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新高考模式下,专业的选择成为了重中之重。选择专业要从挖掘学生本身特质开始,”刘靓表示,“我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从学科兴趣、职业倾向、能力优势、个性特点4个维度共59个指标探索自我,解决孩子喜欢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的难题”。
一位教育界观察者指出:“刘靓这样的年轻规划师正成为行业的新生力量,他们怀揣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与执着追求,在短时间内展现出了强大的成长潜力和创新精神”。
Z世代的优势:无代沟沟通与创新思维
作为典型的Z世代,刘靓认为自己的年轻是她最大的优势。“我和学生之间没有代沟,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她说,“这让我们之间的沟通更加直接有效。”
刘靓将她这一代人的特点融入到了服务中:她善用数字工具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数据分析,通过社交媒体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甚至为每位学生建立专属的线上成长档案。这些创新举措让她的服务更加贴合当下学生的需求。
“刘老师的年轻让她更懂我们,”一位正在准备强基计划考试的学生表示,“她知道我们关心什么,担心什么,甚至比我们自己还想得周到。”
专业不是终点:陪伴学生成长
刘靓的服务不只停留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她还提供大学规划乃至职业发展的长期陪跑服务。这种全程陪伴模式正是她获得高复购率的关键。
“原来只选择志愿填报的客户后来都选择了大学规划服务,原来只选择专项服务的客户,后来都选择了陪跑服务,”刘靓的团队成员介绍道,“这是因为她真正走进了学生和家长的心里,建立了长期的信任关系。”
在刘靓看来,升学规划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高考志愿填报只是人生规划的一个节点,真正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并陪伴他们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谈到未来,刘靓希望继续深化她的多元升学规划理念,让更多学生受益。“教育的目标不是填充知识,而是唤醒潜能,”她说,“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真正属于他们的人生道路”。
在这个看重经验的教育咨询领域,刘靓用她的专业能力和独特魅力证明了一个道理:年龄从来不是衡量专业度的标准,真诚、创新和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才是。正如她所说:“当你真正用心倾听,专业自然会发声。”
采访刘靓的过程中,最触动我的不是她服务过的300个家庭案例,而是她手机相册里存着的几百条语音——有学生拿到录取通知时的欢呼,有家长说"孩子现在愿意和我们聊未来了"的哽咽,还有毕业生说"我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的分享。这些声音,或许正是对"专业"二字最温暖的注脚:所谓专家,从不是站在高处指导人生,而是蹲下来,陪你一起看清自己脚下的路。年龄或许会带来偏见,但真诚与专业,永远能打破所有边界。
(注: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行业观察:年龄不是专业的标尺,懂“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谈及为何选择深耕升学规划,刘靓的眼神亮了起来:“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被看见’了。他们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反感说教,渴望被理解。我们这代人(Z世代)和他们的距离更近,更能听懂‘弦外之音’。”
在这个“年龄焦虑”与“经验崇拜”并存的时代,刘靓用行动证明:专业从不被年龄定义,懂“人”的温度,才是最硬核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