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潍坊市纪委监委通报一起教育系统腐败案件,昌邑市委教育工委原副书记、市教体局原四级调研员汲崇昌因长期收受4名校长贿赂,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通报显示,从2013年11月至2025年春节前,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汲崇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4名学校校长所送购物卡及白酒、红酒、茶叶等礼品。这些看似“人情往来”的礼品,实则是赤裸裸的权力寻租。
教育领域本应是净土,却成了个别官员的“提款机”。汲崇昌案揭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一些教育系统官员将手中权力异化为谋私工具,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
2025年7月,汲崇昌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双开”处分。这一严厉惩处释放出明确信号:反腐败斗争无禁区,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明确指出汲崇昌“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这意味着收受校长贿赂可能只是其违法乱纪行为的冰山一角。
此次通报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前夕, timing选择颇具深意。节假日往往是“四风”问题易发多发期,纪委监委此时公布典型案例,旨在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从“月饼盒里的猫腻”到“礼品卡里的交易”,节日腐败花样翻新但本质不变。汲崇昌案警示所有公职人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教育关乎民族未来,教育腐败伤及社会根基。当学校校长需要向上级领导“进贡”,当教育资源配置被人情关系所左右,受损的将是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教书育人者必先正其身。”汲崇昌案的查处是对教育系统的一次“刮骨疗毒”,也为全体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汲崇12年受贿路的终结,展现了党和国家零容忍反腐的决心。随着案件移送司法机关,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此案也提醒我们,净化教育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唯有筑牢制度防线,强化监督机制,才能让教育回归本源,真正成为一片净土。
上一篇:2025新沪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五四学制) 电子课本(最新高清pdf版-可下载打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