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艺术学,全部停招!
开心田螺
2025-10-10 19:18:06
0

部分高校的艺术学,没了。

日前,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撤销本科专业名单发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音乐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4个艺术类专业。而早在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专业设置名单中便是0个艺术类专业。

此外,内蒙古大学现设本科专业一览表显示:截至2023年,视觉传达设计等6个艺术类专业已全部停招。这标志着内蒙古大学的艺术学本科教育正式终止。

同样全面停招艺术学的,还有辽宁理工学院。依据该校2023年发布的专业设置情况统计表,环境设计、动画2个艺术类专业已停止招生。

为何这些高校,不再需要艺术学了?

艺术学,撤销浪潮来袭!

2025年,艺术类专业出现在多所高校的撤销、停招专业名单中。

9月16日,同济大学公布了“2025级停招专业”,设计创意学院将停招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3个设计类专业。作为设计领域的顶尖名校,同济大学此举一时引起公众哗然。与之相似的是,暨南大学的音乐学、美术学专业,南京工业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等也于2025年停止招生。

停招的结局,是专业撤销。依据各高校《2025年度拟撤销本科专业公示》,湖南大学、辽宁大学、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985、211高校均撤销了部分艺术类专业。即使是艺术类特色高校,也在做“专业减法”,如湖北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拟撤销摄影专业,青岛电影学院拟撤销音乐表演等3个专业。

当然,专业撤销的趋势非一朝一夕形成。

若把时间跨度拉长,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足足有876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被撤销,消失于高教界,数量占所有撤销专业的13.5%。且艺术学门类的撤销专业占比在所有学科门类中位列第四,仅次于工学(31.8%)、管理学(17.9%)、理学(14.9%),大大超过文学(9.1%)。

具体到各个高校,内蒙古大学撤销的艺术类专业数量最多,高达15个。河北师范大学、辽宁财贸学院分别撤销了10个艺术类专业。

从学校类型看,“师范”高校(85所)在这场专业撤销潮中充当了“主力军”,占撤销高校总数(450所)的近五分之一。其次是“科技”(38所)、“理工”(36所)等工科高校撤销的艺术类专业较多。这让人不禁疑惑:Why?

撤销“主力军”,为何是师范、工科?

事实上,一些师范院校在早些时候囤积了过多的艺术类专业,初衷是为艺术教育行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今因就业市场遇冷而不得不“放缓脚步”。

艺术类专业撤销与就业率有直接关系。

数据表明,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状况亮起“红灯”。2024年,山东省公布了11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清单,其中,艺术学足足占了9个。具体表现为:戏剧学的就业率仅为30%,漫画的就业率只有31.82%,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戏剧影视导演等多个专业就业率低于50%。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即“对本地区就业率过低、办学质量不高的专业,要尽快调整”,高校逐渐撤销就业率低的艺术类专业,是明智之举。

与师范类高校撤销艺术学的原因有些许不同,理工科高校之所以大刀阔斧削减艺术学,更多源自高校定位不明使得专业特色弱化。

有学者指出,全国范围内高校过分追求综合化,而忽视对自身学科专业的特色定位,难以保证学科专业的培养质量,造成了“千校一面”的尴尬现状。

对于工学占主导地位的高校来说,艺术学与学校的自身定位并不是很吻合。如果艺术学不能找到一个清晰的、为学校核心使命贡献价值的独特定位,那便陷入了“为了艺术而艺术”的尴尬处境,甚至学生也会产生“我为什么要来一所工科高校学艺术”的疑惑。再加上学科资源有限,高校若想整合资源、发展优势学科,不得不率先对艺术学等边缘学科“下手”。

此外,高校在每年的专业设置申报工作中,原则上遵循“新增一个新专业,需相应撤销一个旧专业”的总量控制原则。为了与时俱进,大力发展新兴工科和战略亟需学科,传统工科高校需要“去粗存精”,砍掉一部分建设水平较差的专业,从而为新专业建设留出空间。

艺术与科技,“总在山顶相遇”

放眼全球,人工智能对艺术教育造成巨大冲击,本质上是对“学科边界”的挑战。当AI能完成基础创作,艺术家的核心价值何在?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提出的“科学与艺术相遇”的精辟命题,来回答这一时代拷问——“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艺术与科学总是在山脚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顶上相遇”。科技与艺术无边界融合、交织和互动,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AI重构创作模式的当下,传统的技法训练已无法培养出回应未来的创造者,技术和市场的变动正推动高校向“艺术+科技”方向转型。面对这一变革,诸多高校思变应变、率先破局,走出了一条“传统艺术退,交叉学科进”的学科融合之路。

一些老牌艺术院校担当改革的先驱者,不断创新本科培养体系,力争回应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

2025年,四川美术学院迎来了与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电子信息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第一批学生。这是中国艺术院校第一个“跨省、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培养项目,旨在培养最懂技术的艺术家和最懂艺术的工程师。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介绍,“这打开了全新的艺术可能。未来,学生将有机会将编程、交互设计、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融入艺术创作,让雕塑‘活’起来,让绘画‘动’起来,让装置与观众互动参与,并成为全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者。”

四川美术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电子信息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首批新生亮相。(图源:四川美术学院)

正所谓,“艺术学是文科中的工科”。不少高校以新工科为改革方向,通过专业调整等方式破旧立新,实现艺术学与工学的强强联动。

例如,同济大学在撤销3个设计类专业的同时,新增了艺术设计学专业,从门类众多的“小设计”走向系统创新的“大设计”,形成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并驾齐驱的艺工交叉专业格局。西南交通大学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则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转型而来。该专业主要聚焦在交通旅游领域,定位于建成具有“交旅行业特色”的一流本科专业,从而为艺术学找到了服务对象和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扎实建设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大学”的目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大学。这些年,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艺术类学科与机械制造、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工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设计专业学生已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环境三维动画、数字空间虚拟设计等课程,并依托工作室项目,实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团队联合创作与设计,以此发展出具有南航特色的艺术科技教育模式。

这不是艺术的冬天,而是艺术教育一场深刻而必要的“新陈代谢”。

面对艺术类专业同质化严重、就业市场饱和等难题,专业撤销其实是一次“供给侧改革”,即主动淘汰过时的专业,孕育更具有活力的新兴专业,从而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健康度。

唯有如此,“艺术才能超越象牙塔独奏,成为与社会同频的开放性实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留学季截止提醒!国内同学入门必... 从2025申请来看‚ 讲好自己的专业成长小故事极为关键。 现在90%的申请者成绩都特好,UF的招生主...
2025年成人高考须知 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
“后悔多考了100分”,浙大女... 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在985高校中排名前列,无论是综合排名还是在家长心中的含金量都是...
中国大学简称,谁最“防撞”? “你是哪个大学的?”“南大。”“哪个南大?” 这样的追问想必并不陌生——有人一句话秒判母校,有人却要...
小天赐,终为父母当年的“冲动”... 当别的小朋友坐在幼儿园里,看着自己年轻父母开家长会的时候,天赐的身边却坐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
2026考研预报名今日开始!港...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报名、部分港澳高校开通2026年本科招生申请通道、2026年空军海军招飞...
寒露过后5碗汤,婆婆每年都做给... 寒露天气转凉,要开始琢磨着给孩子补营养啦。 孩子的身体和我们大人是真不一样! 这不气温一降,我...
2026华南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020100理论经济学、020200应用经济学 Part 1 - 考...
重磅官宣2026年度泰晤士高等... 国际教育知名媒体人 赵刚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9日,2026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
泰国本土中文教师探讨中文教学新... 中新社曼谷10月9日电 (记者 李映民)由泰国海上丝路孔子学院、泰国博仁大学、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联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