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轮流踩踏跪地家长:愧疚式教育,究竟是谁的“感恩”表演秀?
开心田螺
2025-10-11 08:32:04
0

近日,河南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的一场“感恩教育”活动引发广泛争议。

在流传的视频中,一排家长跪坐在操场上,学生们则轮流从家长背上踩过。

校方随后回应称,这是“感恩教育”拓展活动,并承认“具体细节考虑不周”,表示歉意。

我们理解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学生懂得感恩。但这样极具象征意义的“踩过”动作,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感恩,何时需要以踩踏亲人的尊严为代价?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类活动中,组织者似乎从未考虑过一个基本问题:那些被当众踩踏尊严的家长,内心真的愿意吗?

那些被迫从父母背上踩过的孩子,内心除了尴尬与不适,真能生出健康的感恩之心吗?

1

这样的极端感恩教育并非个例。在我们身边,各种形式的“愧疚式教育”层出不穷:

某中学曾举办“千人洗脚”活动,操场上一排排学生同时为父母洗脚,镜头前,组织者满意地记录着这“感人”一幕,却忽略了孩子们脸上的尴尬与父母眼中的无措。

更常见的是那些所谓的“感恩教育演讲”。

演讲者用煽情的语言,极力渲染父母的辛苦与牺牲:“你们的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们!”“看看你妈妈手上的老茧,那都是为你操劳的结果!”

在这样的氛围渲染下,孩子们被迫直面“自己是家庭负担”的暗示,不少孩子当场崩溃大哭,抱父母忏悔。

组织者则满意于这“立竿见影”的效果。

还有那些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的情感绑架:“我们都是为了你才不离婚的”、“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你考这点分对得起我们吗?”

这些教育方式看似效果显著,实则经不起推敲。它们共享同一个逻辑:只有让孩子深感愧疚,他们才会懂得感恩。

2

愧疚式教育之所以普遍,既与传统文化中某些极端成分有关,也与社会急功近利的氛围脱不开关系。

传统孝道文化中确实存在某些值得反思的内容,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绝对归属观,“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绝对服从观。

这些观念在现代社会虽已不被公开提倡,但其思维惯性依然存在。

从教育成本考量,引发愧疚感确实是一种“高效”的教育手段。

比起耐心解释、循循善诱,让孩子因愧疚而顺从要简单得多。一场激情澎湃的感恩演讲,可能立刻换来孩子的听话和努力学习——尽管这种效果往往短暂。

然而,愧疚式教育的危害是深远且严重的:它扭曲了感恩的本质。

真正的感恩应源于爱和尊重,而非愧疚和恐惧。建立在愧疚基础上的“感恩”,更像是一种情感勒索的产物。

它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长期处于愧疚中的孩子,容易形成低自尊、自我价值感不足。

他们觉得自己“欠”父母的,不配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快乐。严重者甚至会发展出讨好型人格,失去建立健康关系的能力。

它破坏了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父母与子女之间本应是基于血缘的爱的联结,却变成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下,真正的理解和沟通难以建立。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在教导孩子:爱是可以用来交换和勒索的。当他们长大成人,很可能复制这种模式,要么继续愧疚,要么激烈反弹。

3

要摆脱愧疚式教育,我们需要从根本上重新理解感恩和教育:

感恩不应是沉重的道德债务,而是对爱的自然回应。它应该源自感受到爱和关怀后的自发情感,而非外界强加的道德负担。

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父母应当将自己定位为孩子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而非恩主和债权人。只有在这种平等关系中,感恩才能摆脱沉重的负担,成为温暖的情感交流。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

  • 抛弃让孩子产生愧疚的语言和行为,代之以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 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允许孩子自主选择和决定;
  •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体会施与的快乐;
  • 建立家庭感恩仪式,如每天分享感恩之事;
  • 父母以身作则,展示感恩的榜样。

教育是一项缓慢的艺术,没有捷径可走。试图通过一次活动、一场演讲就改变孩子的内心,往往只会带来表面的顺从和深层的问题。

当我们不再把感恩当作一种沉重的道德债务,而是视为一种丰富生命的情感时,才能真正培养出懂得感恩而又不自疚、爱人而不控制、承担责任而不怨愤的下一代。

感恩不应是踩在父母背上的脚印,而应是携手同行时相互扶持的温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229周“吾论如何”成长讲坛... 锵!锵!锵! “吾论‘如何’”成长讲坛 本周金句展播 火!热!来!袭! 快来一起跟小编看看 一 《在...
小县城体制内,被滥用的1234... 某某的工单又来了。 啊,已经答复了2次了,就是不满意,又打了12345热线,叫人咋办? 赶紧处理,今...
小学英语:各题型满分攻略,收藏... 小学英语有哪些考点? 这个问题,家长困惑,孩子更加困惑。 脑海中如果没有形成一张较为清晰的考点图,复...
10.57亿元!省财政厅助力学...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党中央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强调要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
大学新旅程如何不失方向地自主探... 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精密装配赛京津冀鲁联赛上,参赛选手在调试装备。新华社发 ...
家长最关心的高性价比留学方案来... 对于不少家庭而言,留学意味着高昂的费用和巨大的风险。济南大学的 SQA 3+1 国际本科 项目正是立...
6500块的“棺材宿舍”火了,... 父母给孩子算生活费的时候,必然容易算到大学里面的一些固定收费项目。比如孩子住宿同样也是要钱的。 但是...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准考证...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10月18日至19日进行。考生可于10月13日至19日,登...
定了!中小学春秋假,这个省已明... 截至10月9日,浙江11个地级市全部发布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相关文件,标志着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
张雪峰解散教辅团队:不是退场,... 近日,张雪峰解散教辅团队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不少人认为这或许是他在教育领域的退场,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