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每所学校都将迎来科学副校长
开心田螺
2025-01-11 15:24:09
0

2025年伊始,北京教育领域迎来新动作。1月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提出要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创新人才发现培育、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科学教育资源集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六大行动。

一体化设计集团成员校科学类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

北京提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实施学校科学教育提质行动。其中,在课程上要基于集团化办学育人新载体,一体化设计成员校科学类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小初高学段衔接。

在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支持学校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发高质量的科学类校本课程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上要突破单体学校局限,推进集团内课程、教学、师资、教研等优质要素加速流动重组。通过集团化、城乡学校“手拉手”结对等机制帮助生态涵养区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上好科学类课程。

同时,要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建设一批“STEM”教育示范课程,探索贯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融合性、跨学科、整合式教育模式,探索融入必要的艺术、人文学科元素。

此外,还要强化学校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实施形式,扭转实验教学笔试化、视频化和记忆化倾向,将初中物理实验考试和初中化学、生物学实验考查落到实处。

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数学节、科学节系列活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学院以及多区青少年创新学院已成立。

北京市教委要求进一步发挥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研究引领作用,统筹全市优质资源,加强培养基地的认定、管理和过程指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开展成果效度评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平台,开展长链条培养持续追踪。探索构建跨领域跨部门跨学段的科学教育共同体,建立首都特色、首善标准的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体系。

发挥在京高校科研资源优势,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开展数学节、科学节系列活动,组织数学与人工智能、天文与航天、能源与材料、机械与电子、生物与医药等主题的特色夏(冬)令营,形成以“两节两营”为支撑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发现培养体系。

同时,要建立市、区、校三级培养体系,构建大中小贯通的培养链条,形成灵活弹性的学习成长环境。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支持有条件的区建设科学高中,探索衔接大学的贯通培养机制。

鼓励高校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等科技资源,与中小学共建科学教育基地,协同组织科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认识和接触科学的途径。支持中小学与高校联合教研,推动教学内容、方法更好衔接。鼓励高中学生参加高校学术活动,开拓科研视野。

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推进科学教育,过硬的师资队伍是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教委提出要实施科学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在京师范院校和高水平综合大学加强科学教师培养。配齐配强科学类课程专职教师,加强实验员队伍建设,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在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上,北京还将加强科学类专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开展骨干教研员培训。同时,建设科学教育专家团队。

北京市教委明确表示,各校要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科普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组织“院士进校园”等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宣讲活动,成立科学教育专家指导团队,定期调研指导学校科学教育工作。

此外,北京市教委还要实施社会大课堂实践行动,分级分类充分开发社会大课堂资源,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学生金鹏科技团等高水平学生科技社团建设;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重要内容,鼓励引进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参与课后服务。

打造100个科学教育特色品牌

科学教育的推进也要利用好人工智能。北京将着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开发面向学生的科学教育智能体,为教师教学提供AI助手,为学生学习提供AI学伴。

同时,融通全社会科学教育资源,挖掘科学教育潜力。推动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面向学生设立“科学教育开放日”。合理规划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总体规模、设置标准、审批程序,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的培养。指导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白名单”竞赛,引导竞赛活动与科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兴趣和特长。

还要协同推进科学教育,实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行动。社会单位要坚持公益定位,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服务。统筹各方资金和项目,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特殊儿童群体的支持力度。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区、实验校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大中小学衔接,家校社协同,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打造100个科学教育特色品牌,探索科学教育的有效实践途径。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天津市大学科技园联盟发... 为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10月27日,2025天津...
改变一个说话方式,可以帮你战胜...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总有家长和孩子反映,说感觉自己做事永远在拖。大事如写作业、赶工作...
山西省2025年下半年高等教育... 各位考生: 我省2025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10月25日、26日进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
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分析...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据高绩(ID:gaoj...
申硕成功!本地唯一本科学院,将... 10月23日,陇东学院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高等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新增博士学位授予...
N9联盟将成立!第四代大学,来... 首次招生录取分数线就比肩985,贯通本硕博培养不用升学内卷……今年,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
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一所高校一... 博士泛滥的年代:当“最高学历”变成“最不值钱”的符号 今年看到一组数据时,我真有些震惊——某高校20...
威廉哈里“统一战线”,为守护下... 手机禁令背后,是两位王子作为父亲的温柔与坚定。 在全球瞩目的镁光灯下,英国王室的两位王子——威...
合肥市教育局2025年下半年高... 正说教育 安徽正说教资网 2025年10月27日 20:37 安徽 根据《合肥市2025年下半年中...
学术先锋|同济大学2025年度... 学术先锋 身为沧海一粟 亦能拥抱广袤天地 无须等待炬火 你本就是光芒 踏上学术先锋之路 共同成为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