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京津冀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近日在天津城建大学召开。来自天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18所高校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天城大,围绕“新时代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主题,包括土木工程专业数字化、未来建设工程智慧平台、“一带一路”国际工程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热点内容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等建言献策。
会上,聚焦土木工程专业数字化议题,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师燕超教授重点介绍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实现工程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运维中的集成应用。
围绕土木工程专业与学科建设议题,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邢国华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于海丰教授、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丁永刚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院校在推进土木学科内涵式发展和土建类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成效。
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郝逸飞教授、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建伟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纪颖波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冯怀平教授,详细介绍了各院校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立足院校定位、学科现状和地方特色。
据了解,土木工程学科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优化土木学科建设,更好服务京津冀空间协同发展、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与会专家展开热烈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表示,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京津冀土木工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要与时俱进推进土木工程学科建设,坚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理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推动京津冀大土木领域高质量全方位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