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当下教育不可避免的六大冲突
开心田螺
2025-01-13 00:18:38
0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今天已经到了不能不提出问题 的时候了。当下的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避的冲突。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家长和老师反映孩子厌学、拒学的问题,休学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因学业问题患上抑郁症……是时候对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思考了。

教育是关乎民族未来的事业,一个民族有没有美好的未 来,看教育如何发展便能知晓答案。当下的教育到底遇到了什么发展难题?教育未来该向何处去?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问题。

一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还可能迷失大方向。当前的教育问题不能以一句“都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蔽之,世界上没有不应试的教育,哪里都是有选拔的。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也不能只是喊喊口号、搔搔痒的小修小补,而应该从本质上、哲学上,从现代文明对人的要求和人的发展规律上来思考。

笔者认为,当下教育不可避免的六大冲突是导致教育问 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些冲突需要从顶层到基层的发力、从顶层到基层的推进、从顶层到基层的改革。本文试以“表格+文字”的形式来呈现这六大冲突。

01

冲突一:觉醒的自我意识VS工具培养

当今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知识面更广、视 野更开阔,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他们不愿做“螺丝钉”,而要成为自己的主人。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上明显存在单一化、工具化和功利化的问题。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青年人和他们的家长已经开始打起了“保卫战”。

北京的一个“85后”女孩殷越,爱好做纤维手作,大 学毕业后,她没读研,也没上班,而是宅在家里,每天戳戳戳,至今已经11年了,前几年几乎是零收入。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十分认可她的手作天分,为了女儿能够安心创作,心甘情愿地对她的生活进行补贴。殷越用纤维毛毡创作了各种玩偶,作品受到很多人的追捧。2016年,她成为第一个在日本举办个展的中国羊毛纤维手作作者。事实证明,她的坚持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她做到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

02

冲突二:个体化VS集体主义

我们小时候常常被教育“你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是沙漠 里的一粒沙”,当今的孩子不像前两代人那样注重“集体主义”和“顺从主义”。传统的评价主要是看孩子对集体的适应性,而当今的孩子注重展现个性。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个人利益、个人隐私以及个人空 间是要让步于集体利益和公共空间的。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的孩子更加重视个人隐私,也追求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

当今孩子的个性化需求、自主性要求逐渐增加,但是 现实很难满足他们。曾经,春游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日子。如今,却不那么受孩子们期待。提到春游,一些孩子会一脸的沮丧,因为集体春游很难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还有一些孩子觉得春游没有必要,在虚拟世界中他们也可以找到同样的乐趣。因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与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形成了统一场,一出生就与电子产品紧密相处。

03

冲突三:平等人格VS传统秩序

在生活中,总能听到老一辈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太难带, 老师们也觉得他们教的孩子一届不如一届。传统教育是以身份教育人的,“我是你爸,我讲的话你要听。”“我是你的老师,我讲话你要听。”但对当今的孩子而言,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他们大脑里的信息量很大,在他们心里权威感越来越难以建立。成年人要有与他们对话的能力,才能被他们认同。

有很多家长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学会顶 嘴。”现在孩子对话语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我们还是用身份去教育孩子,一定会碰壁,甚至起冲突。一些孩子就是因为在学校跟老师起了冲突,而不去上学的。

04

冲突四:互爱需要VS竞争环境

当今的孩子是浸润在爱中长大的,因此他们更具有同情 心。很多家长苦恼于“孩子想养小动物,但我不想养,我该怎么办?”。还有家长反馈,孩子看到流浪在外的小猫、小狗就想收养。其实,他们内心积攒了很多爱需要传递出去,但在集体环境中,我们更多强调的是竞争。

有个初中女生不愿去上学,沟通中我得知,她原是一名 学霸,平时都是第一、第二名,有一次考试却考了第十四名。老师找她谈话:“你最近在想什么?怎么成绩下降这么多?”还给她看了闺蜜的试卷,“你的闺蜜进步了8名,如果你不加倍努力,将来很可能学不过她。”这个女生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把闺蜜也“拉黑”了。这件事还引起了连锁反应,闺蜜也不肯上学了,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考好了而失去一个闺蜜。

这件事的问题在于老师制造了一个高竞争的环境,而当今的孩子希望把爱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同时也从群体中得到爱。现实中,还有老师依据名次来安排座位,不少学校依据上一次的考试排名来安排下一次的考场。这样的教育观与当今的孩子是不匹配的,会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

05

冲突五:生命意义寻求夺VS资源抢夺

很多家长、老师教育孩子“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 人生”,这就是告诉他们,读书是为了获取好的社会资源。但是,当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质丰厚的时代,他们对资源并不感兴趣。

一些孩子很早就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但是家长和老师 并没能为他们解惑。有个大一的学生要休学,他的爸爸打电话给孩子的辅导员,也没有找到孩子想休学的原因。后来,这个孩子的爸爸让他找到我,在单独沟通中,他跟我说:“老师,其实我从初二开始就不想待在学校。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所看到的世界是我意识的反映吗?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客观世界吗?……这一系列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困扰着我,我甚至觉得自己快要炸掉了。”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很多孩子被成年人传导的功利主义和标准主义所影响,他们时常处于功利和不功利的较量中,这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痛苦。

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理解人生、创造生活。 在当今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

06

冲突六:少子家庭VS大班教室

很多孩子的家庭生活空间很宽敞,从小就拥有自己的儿 童房。当走进容纳四五十人(有的甚至更多)的教室时,不少孩子本能上感到不适。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学龄儿童的数量将逐渐减少。有教育专家建议全面推行小班制教学改革,指出“大班制教学模式所采用的统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对不同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被忽视,无法适应教学节奏,从而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义务教育到了该精耕细作的时候,粗放型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孩子的需求了。

在这个信息喷涌、多元并存的时代,孩子的需求早已超 越了传统的、刻板的教育模式。以上六大冲突如果不解决,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休学,甚至彻底放弃学业。

来源 | 《教育家》杂志2024年12月第2期,原标题《当下教育不可避免的六大冲突》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注!厦门市发布2026届优培... 昨天 中共厦门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2026届优培生选拔公告 厦门市2026届优培...
【活动回顾】职业规划 | 咨询... 引言 在生涯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无数次选择。考研、考公、出国……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梳理思...
甄选四年,俞敏洪的变与不变 文 | 阑夕 在创办新东方之前,刚刚离开北大的俞敏洪开始以免费讲座的形式招生开班,首场讲座的地点在...
高职生除了考教师资格证还要考哪... 引言:证书是职业发展的"多重保险" 🛡️ 亲爱的同学,既然你已经开始考虑教师资格证以外的其他证书,那...
语文教研再升级!巴南中学与秀高... 墨韵飘香共研语 巴秀携手谱新篇 2025年10月24日上午,重庆市巴南中学校语文教研组代表团莅临秀山...
南山二外(集团)开展 “行走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近日,南山二外(集团)组织180余名师生代表前往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
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 强化协同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十条措施...
定了?西京学院,拟更名西京大学... 定了?西京学院,拟更名西京大学,校名媲美北大,两所大学很受伤。 众所周知,对高校而言,校名很重要,对...
高职生参加校园招聘会有优势吗?... 对于许多高职生而言,校园招聘会是他们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真正考验。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录...
2026 国考难度攀升,进面分... 老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026 年国考的备战号角都已经吹响啦,国考那可是公职考试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