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对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尤其适用。他们要想走出大山,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就只有努力读书,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才有可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现实往往很残酷,有些山区里的孩子,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连高中都没能读完就被迫辍学了。还有一些孩子,虽然考上了大学,却不得不为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沈娟就是其中之一。
她的老家位于偏远的山区,经济比较落后。父母为了改善家中的经济状况,不得不撇下沈娟外出打工。小小的沈娟就这样成了留守儿童,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只有每年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才有一个短暂的假期,在家里待上几天,这几天是沈娟最为开心快乐的时光。11岁那年,不幸发生了,沈娟的爸妈因为一次意外双双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奶奶受不住这个打击,很快就病倒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爷爷来支撑了。初中毕业后,沈娟看到爷爷佝偻着腰身忙里忙外,十分不忍,便打算不读高中了,要外出打工以减轻爷爷的负担。
沈娟的这个想法遭到了爷爷和奶奶的强烈反对,两位老人认为孙女不仅要读高中,将来还要考大学,只要这样将来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爷爷和奶奶的坚持下,沈娟背起书包踏进了高中的校门。
高中的花费比初中多了不少,沈娟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食堂总打最便宜的饭菜,每天的生活费只花几元钱。她知道爷爷赚钱不容易,因此读书很用功,但成绩不是特别好,在班里只能算中上游的水平。
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沈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以她的能力,如果正常发挥的话,考个二本还是有很大把握的。不料当沈娟的高考成绩出来后,爷爷奶奶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孙女的高考成绩竟然只有47分。
平日的模拟考试,沈娟总是500多分,这次就算发挥失常,也不至于只考了47分吧?爷爷认为有可能是分数合计错了,因此请求查卷。有关部门了解沈娟的家境后,对她很同情,就同意了爷爷的请求。
结果发现沈娟的卷子上有很多题都空着没有做,有些科目甚至是白卷,所以她才考了47分。得知这个结果后,爷爷很不理解,就问孙女为何要交白卷。此时沈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上大学每年都需要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家里根本就承担不起。她不希望爷爷因此犯难,所以才故意放弃了这次高考。
有人认为沈娟这样做有点“傻”,理由是上大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可以勤工俭学赚生活费。但助学贷款不是爱心捐助,这是需要毕业后偿还的。以沈娟的能力,考名校很困难,如果只读了个一般院校,谁敢保证毕业后一定可以找个好工作?要知道现在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已达数百万之多,多少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如果沈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么到时候这个助学贷款该怎么还呢?所以我想她一定是考虑了很久才不得不做出了故意放弃高考的举动。应该说,沈娟确实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此举也堪称用心良苦,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无奈。祝愿这个善良懂事的孩子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