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份最新发布的上海应届硕士落户新政高校名单,简直像一面照妖镜,把各省高等教育的家底照得清清楚楚。北京高校天团再次展现恐怖实力,8所院校入围的豪华阵容让其他省份眼红到滴血。清北人师等老牌名校自然在列,连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这样的"小兄弟"都榜上有名,难怪网友吐槽"在北京读研等于半只脚踩进上海户口本"。最扎心的是浙江省,坐拥万亿GDP却只有浙大一根独苗,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属重点集体扑街,网友神评论:"浙江赚钱浙江花,想落上海找浙大"。
郑州大学的逆袭堪称最大黑马,这所非985高校硬是挤进了精英俱乐部。仔细一看才发现奥妙——人家顶着"双一流"B类的头衔,又是河南唯一的211,政策倾斜不要太明显。河南学子喜极而泣:"终于不用背着井盖换户口了!"但很快被泼冷水:郑大硕士想落户还得过"用人单位"这关,上海HR的学历歧视可比政策门槛狠多了。更戏剧的是东北地区,哈工大、吉大等老牌985全部在列,但大连理工却意外落选,该校学生自嘲:"原来我们连‘东北’两个字都不配拥有"。
最魔幻的当属江苏和湖北的battle,两省各入围4所打成平手。但仔细对比发现,江苏入选的除了南大东南两所985,还有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所211;而湖北除了武大华科,带上的却是华中师范和中南财经政法这类特色院校。网友毒舌点评:"江苏赢在量大管饱,湖北胜在花样繁多""建议华师开设‘落户辅导专业’"。最惨的当属广东,中山大学孤军奋战,华南理工学子哭晕在实验室:"我们造的芯片难道不配换个上海户口?"
这份名单最值得玩味的是上海的"小心机"——既想抢人才又要摆姿态。复旦交大同济等本地高校自然全员通关,但要求必须"应届硕士",直接把本科韭菜和博士老油条拒之门外。更绝的是专业限制,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兴冲冲去申请,却被暗示"建议先找到对口工作",真实演绎"政策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难怪网友总结:"上海要的不是人才,是即战力""说白了就是精准收割25岁程序员韭菜"。
看着这份充满算计的名单,不禁让人想起那个经典段子:上海人说"我们海纳百川",转头就掏出72道落户门槛。那些以为考上名单内高校就能躺拿户口的年轻人,很快就会在社保基数、劳动合同、公司资质等连环关卡前败下阵来。或许正如某位沪漂十年的HR所说:"上海户口就像奢侈品,政策只是给你个进店资格,真想带回家还得刷爆青春卡。"(完)来源:城市百角 ,本文由deepseek生成结果丰富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