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涵盖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知识,结合生活实例与多样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拓展几何认知,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如需全套电子课本PDF版,请关注公众号“知识堂”回复:“电子课本”
新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在线阅读(此为截图版,获取是高清版)
1. **内容结构**
-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 深入讲解小数的意义,通过将单位“1”进行平均分,如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份分别是0.1米、0.01米、0.001米,让学生理解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小数加减法部分,教材从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如0.5 + 0.3)开始,逐步过渡到多位小数加减法(如3.25 + 1.75),结合购物找零、测量长度等生活场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就像整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对齐一样。
-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 全面认识三角形,包括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三角形的特点,如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角,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边,让学生自己总结分类标准。对于四边形,教材介绍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特征,如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同时,还会涉及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内角和的概念。
- **小数乘法**
- 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如0.8×3可以理解为3个0.8相加。在计算方法上,结合整数乘法的知识,通过转化的思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如计算2.3×4,先算23×4 = 92,因为因数2.3有一位小数,所以积是9.2。对于小数乘小数,同样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技巧。
- **观察物体**
-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组合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画出从前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教材会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用小正方体搭出一个给定形状从某一方向看的物体,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对观察物体的理解。
2. **教学理念与目标**
- **理念**:强调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例如,在小数加减法和乘法的教学中,利用购物场景让学生体会小数运算的实用性。同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分类,在观察物体时让学生亲自搭建和观察立体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目标**: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熟练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数学思维方面,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如从整数运算类比到小数运算)和归纳总结能力(如归纳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
3. **教材特色**
- **情境多样**:教材创设了丰富的生活情境,如体育比赛中的小数计分、建筑中的三角形结构应用等。这些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 **活动引导学习**:大量的实践活动贯穿教材始终。例如在认识多边形内角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三角形,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这种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 **知识拓展性**:教材在基础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了一些知识。如在观察物体部分,不仅要求学生观察简单的正方体组合,还会涉及一些稍复杂的立体图形组合,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空间思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