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做好美育教学
开心田螺
2024-12-25 11:52:27
0

立德树人是我国人才培育的教学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施“五育”并举教学。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美育教学在“五育”并举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实现美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实施美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语文美育教学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是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此阶段助力学生美育意识的提升,让他们去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美育教学模式,提升语文美育课堂教学质量,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着手,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知世界的美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要帮助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趣味诗词诵读 体验语言之美

语文拥有优美的表达方式,更充满着艺术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基于语言的载体一代代传承下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朗诵优秀古诗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深入感受言辞的美好、体会情感的温馨表达。例如,语文课程中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主要描写美好的田园生活,它的韵律极佳、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时能感受到作者舒畅的心情,自己的心境也会开阔很多。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描绘出宁静而怡然的田野生活,体现了从官场过渡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有情感的朗读、分段朗读、搭配音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中自主选择,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律美、语感美,同时鉴赏古诗词的修饰和表达方式,感受其中的情感;教师也可以采用举办朗诵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古诗词进行创意朗诵,从不同的角度品味古诗词的美好,感受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语文是美的载体,它可以通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将美好的画面描述出来。当学生通过文字解读去想象画面时,就能拥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语言对景物、人物、事件的表达,也能让读者透过文字看到其描述的画面,如同真实存在的情景,使得画面意境立体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特征的方式,搭配多媒体设备呈现画面与意境,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感受古诗词的美好,从而培养其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深入语文探究 领略文化魅力

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汇集了多方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人文特征和强烈的艺术气息。例如,语文课程中的《窦娥冤》这篇戏曲作品,主要描述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悲惨人生,他们在黑暗时代中看不到希望,却一直保持善良、正直的高尚品质。《窦娥冤》通过对窦娥这一身心柔弱却不畏强权、明辨是非,最终惨遭枉杀的女性形象的描绘,揭露了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也凸显了作品的中心思想,耐人寻味。戏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灵动、真实,同时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思想。教师可以将戏曲作为教学主题,带领学生共同探究一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探究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到戏曲带来的冲击,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丰富语文实践 品味生活美好

品味现实生活的美好对于正向影响学生的心境至关重要,高中语文教学也要联系实际生活、丰富语文实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语文是了解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感受美育熏陶、提高美育能力的重要方式。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生活化属性,其中的语言描绘、思想表达等都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探索,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看到生活的精彩,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其创造美好的能力。例如,语文课程中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属于自然科学说明文,使用了大量的说明表达方式介绍我国的建筑。我国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建筑结构、颜色、材料使用等方面都独具文化魅力。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十分严谨,准确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美的向往。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古建筑”主题下让学生从古建筑的外貌特点、结构、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探索,品味我国古建筑的美。这样,学生在对古建筑有所了解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参与此类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的视野从课本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透过生活的所见所闻感悟其中蕴含的美学元素,从而让学生体会实际生活的美好。

美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理念,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拥有美好的精神追求。在高中阶段,从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上看,美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需要基于“以美引善”的教学理念,不断助力学生德行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4年12月18日第14版

作者:王科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曲阳县文昌小学举办科学实验教学... 11月20日,文昌小学特邀高阳县教体局电化教育和装备技术中心专家宋博阳到校开展“小学科学实验的创新设...
“生生不息”搭平台,“职引未来...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四川省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布局的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
炎陵县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 2025年下半年在炎陵县教育局申请并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人员,请本人持身份证原件,于2025年11月2...
动不动就哭的孩子,自带3个“突... 如果问家长,孩子的哪种行为,最让家长没耐心,忍无可忍? 不少家长的答案很一致:孩子动不动就哭,你还没...
和墨洛产业园昆田幼儿园教师赴石... 近日,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园际间的交流,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自主游...
2026年华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 社会成考考生想报名华南师范大学专业建议关注官方报名公众号:考证提升,联系官方报名刘老师咨询详细报考流...
特殊教育学校开启消防安全奇妙日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奇妙日”活动。在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体...
广西幼师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 11月22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青秀校区举办2025年秋季校园招聘双向选择会。广州、深圳、南...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两部教材入... 近期,根据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相关文件,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商学院两部教材《市场调查与分析》和...
解锁成都万千气象,留学生感知成... 当留学生将目光聚焦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城市,当镜头的光影捕捉到属于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那些关于成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