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文科研究生考试竟纳入数学测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初试科目变更为408!史上最艰难的考研季即将来临。
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关于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调整的通知,其哲学学院逻辑学方向的哲学专业由原先的“701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命题科目改为全国统一考试科目“303数学(三)”。
这一变动让人感到十分意外,毕竟连哲学这样的文科专业也要参加数学统考了。然而,在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逐步实现统一命题的大背景下,北京师范大学此举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或许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
根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三十六条,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目前主要采用的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数学等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
2024年,多所高校对2025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进行了调整,将部分自命题科目转为全国统考,涉及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历史学及医学等多个领域。
事实上,这种向统考转变的趋势早在几年前便已显现。自2021年起,教育部每年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都提到鼓励各招生单位选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这表明国家大力支持并推动这一改革进程。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全国统考的行列中,一场大规模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正在悄然进行。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究其原因,自命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全国两会上,有关专家建议借鉴高考模式对硕士研究生初试方式进行改革,逐步实施统一命题。他指出,由于自命题考试数量庞大,其复杂程度远超高考。
例如,2024年全国仅有25门统一命题科目,而自命题科目多达28,874门,涉及到879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有33门自命题科目,最多的单位甚至达到了170门。
面对如此庞大的自命题体系,每年各个命题单位和教育管理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命题过程包括试题编制、印刷、运输、管理、评阅以及存档等多个环节,具有工作量大、参与人员多、安全风险高等特点。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此外,自命题考核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各单位通常使用本校本科生教材作为参考书目,这对非本校考生来说并不友好。
而且,内部命题可能引发信息泄露和腐败等问题。最重要的是,自命题不利于制定全国统一的初试合格分数线,也不利于调剂招生。
尽管有人认为实行统考能够提高考试的公平性,但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使考研变得更加困难。
因为那些原本通过自命题考试分流出去的考生重新回到统考队伍中,可能会导致竞争加剧,使得考研难度增加。不过,也有学校采取反向操作推出统考以降低难度。
无论是自命题还是统考,都有其合理性。当前,我国高校在这两者之间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选拔优秀人才,确保每位考生都能感受到公平公正,这才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