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中新网青岛4月29日电(胡耀杰王禹张孝鹏)近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活动在山东青岛落幕。作为中国影视工业化先锋代表,《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电影获优秀故事片奖,《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获优秀导演奖。
从1905年到2025年,中国电影走过120年风雨历程。如今,中国电影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等一系列新纪录。在此背景下,华表奖成为洞察中国电影产业趋势的窗口。
纵观近三届华表奖,《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刺杀小说家》《独行月球》等作品登上领奖台。在外界看来,这不仅是对国产科幻电影、奇幻电影的认可,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加速迈向全产业链数字化、标准化、工业化。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表示,影视工业化是电影现代性的体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渗透电影创作领域,推动着电影产业加速迭代。
“影视工业化有标准化流程、专业化分工、技术驱动生产、产业链整合等指标。在工业化体系的支撑下,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全球竞争力。”周安华说。
本届华表奖期间发布的《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中国电影产业链愈加成熟,已成为世界电影技术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AI等高新技术正在与影视工业流程积极融合。
郭帆认为,影视工业化和科幻电影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如今,影片的道具和场景都可以通过3D打印、CNC车床完成,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升。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尝试虚拟拍摄、AI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我们已经迈出影视工业化的坚实一步。”
影视工业化的核心要素是“分工”,追求的是从理念到实操再到人才的产业生态,需要政策优势、顺应市场的逻辑、借助资本的力量,也需要一批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
以本届华表奖举办地山东青岛为例,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电影之都”,当地近年来逐渐实现从“天然摄影棚”向“影视梦工厂”的蝶变,集聚影视企业超千家,诞生《流浪地球》系列、《封神》三部曲等一批影视作品。
曾参与《黄飞鸿》《新龙门客栈》制作的中国香港影视置景道具制作专家钟剑伟,2022年入驻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影发展要跟上时代,“拥抱”工业化。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电影交流合作密切,如今内地电影行业进步很快,我们把香港电影的一些经验带过来,通过分工和合作,实现‘1+12’的效果,同时也希望中国能涌现出更多热爱电影的人,推动影视工业化的发展。”钟剑伟说。
影视工业化过程中,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先进的技术支撑是重要的一环。据青岛东方影都产业控股集团总裁孙恒勤介绍,该影视产业园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32个置景车间,拥有全流程后期制作设备的数字影音中心,建成国内首个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可满足国内外剧组的不同拍摄需求。
走进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内的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数控机床、3D打印机、激光雕刻等加工设备一应俱全,作为国内头部物理特效公司,该工作室主营特效化妆、仿生机械制作、仿真动物制作。“我们工作室专注于机甲、仿生机械等特殊道具的设计和制作,已为《流浪地球》系列、《刺杀小说家》剧组服务。”负责人王科表示。
今年,《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让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市场上大放异彩。周安华认为,影视工业化制作出的电影是文化与技术高度融合的载体,应当通过全球化传播及跨文明对话,成为各方文化交流的核心媒介。“最重要的是立足各自产业特征与文化特质,在技术、创作、产业机制、文化表达等层面展开深?/span>
中新网香港4月29日电 (魏华都 黄岩妮)香港国际授权展及亚洲授权业会议2025于4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中华文化IP如何借助香港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出海”,成为与会从业者的关注焦点。
本届香港国际授权展汇聚全球逾330家参展商的600多个品牌及知识产权(IP)项目。其中,中国内地馆有30多家内地文博单位参展,展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记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展位看到,这里摆满了利用珍贵典籍打造的文化创意产品。
“我们让图书馆文创走出图书馆。”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朝介绍,自2019年6月至今,其团队已开发30多款主题文创产品,通过跨境电商与中国各地的线下特色书店、礼品店销售。他希望此次来港参展,汇聚更多国际化创意设计力量,吸纳工艺、材料应用经验,让国图文创IP触达更广阔市场。
去年以来,“熊猫经济”在香港走热,零售界推出多个大熊猫文创产品。展场另一侧的香港海洋公园展馆,大熊猫画报、手机外壳、玩偶等IP产品吸引关注。
“我们的创作优势是最接近大熊猫。”香港海洋公园熊猫IP创作者邝颖轩表示,他和团队“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第一视角捕捉海洋公园大熊猫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他们会将大熊猫宝宝首次爬树、荡秋千和玩摇摇板等瞬间“夸张化”,制作成文创产品,与商家合作传播,或通过社交软件传播,帮助海洋公园打造大熊猫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