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拟大幅收紧学生签证政策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F-1、J-1、M-1等学生签证进行近几十年来最严格的调整,包括设定最长“四年”有效期、缩短毕业后宽限期、提高资金证明要求、加强在读核查,并严审OPT(尤其是STEM OPT与Day 1 CPT)。预计将对博士、医学等长学制学生产生显著冲击。
OPT政策面临改革,强调“保护美国劳工”
美国国土安全部拟推出新版OPT规则,明确将“保护美国本土劳动力”作为政策目标。新规可能限制远程办公与自雇形式,加强雇主审查,并提高申请门槛,以防范OPT被用作“变相工作签证”。此举可能压缩国际生通过OPT转H-1B的路径,削弱美国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
OPT存废引争议,国际生留学路径或受影响
美国政策界正重新评估OPT制度,讨论方案包括缩短有效期、提高门槛,甚至考虑以其他项目替代。若改革落地,将冲击依赖OPT过渡至H-1B的国际学生,并可能促使全球学生重新评估赴美留学的“投资回报率”,改变国际生流向。
签证积压致延期入学增多,高校推出灵活机制
受签证审批延误和名额紧张影响,大量国际新生被迫延期入学,部分甚至推迟至2026年。为应对此情况,约72%美国高校允许延期至春季学期,56%可延至下一学年秋季,并通过保留奖学金、提供线上课程等方式缓解冲击,“灵活入学”或成国际招生新常态。
非洲留美学生增长趋势或面临拐点
尽管2024–25学年非洲在美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但受学费上涨、签证不确定性及英国、加拿大等国分流影响,部分非洲学生开始重新评估赴美留学性价比。未来非洲学生全球流向可能更趋分散,美国的主导地位或将削弱。
国际教育项目移交国务院管理引担忧
在美国教育部重组背景下,包括Fulbright-Hays在内的12个国际教育项目将移交国务院管理。学界担忧此举可能影响项目预算与政策连续性,反映美国对国际教育战略价值的认知变化。
国际生促进校园多元文化与跨宗教对话
华盛顿州等多地高校通过国际学生推动跨文化与跨宗教理解项目,如文化节、宗教对话和“Global Friendship Family”计划。这些活动有助于减少文化误解,在全球紧张语境下对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尤为重要。
高校通过奖项与活动支持国际教育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颁发“推进国际教育奖”,表彰在跨国课程、留学项目与国际生支持方面的贡献。普林斯顿大学则在国际教育周举办文化活动与工作坊,为国际生提供情绪支持与社群联结,应对签证与就业压力。
美国高校推动全球议题与实地学习
康涅狄格大学组织学生赴巴西参加COP30气候大会,通过实地参与边会、访问原住民社区等,将全球气候议题转化为具体教育实践,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理解。
高校领导重返课堂与难民校友捐赠引关注
圣迭戈州立大学校长重返课堂教授领导力课程,以重建与学生的现实联系。同时,一位二战难民出身的校友向乔治亚学院捐赠900万美元设立奖学金,重点支持移民与第一代大学生,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大个人捐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