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里讲:“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可做父母的,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老了以后,总想着能多帮衬点是点。
但真正有远见的老人明白,帮孩子不是事事大包大揽,而是在关键处使力。这三个忙,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尽力去做,既为孩子好,也为自己的晚年省心!
一、主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生病,就是给儿女最大的支持
有些老人觉得,只要手里有钱,身体好不好无所谓。可一场大病,不仅自己遭罪,还会把儿女拖得筋疲力尽。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虽有些刺耳,却道出了现实的无奈。隔壁的刘大爷,年轻时不爱惜身体,老了高血压、糖尿病全找上门,三天两头住院。儿子儿媳轮流请假照顾,工作生活一团糟。
反观退休的赵阿姨,每天坚持晨练,饮食清淡规律,还跟着视频学养生操。现在六十多岁了,身体硬朗得很,不仅能帮儿子接送孩子,还能和老姐妹们旅游。她常说:“我把自己照顾好了,孩子们就能安心打拼,比给他们留多少钱都强!”确实,老人身体健康,就是给子女减轻最大的负担。
二、帮子女减轻心理压力:少抱怨,多体谅,做孩子的“避风港”
现在年轻人压力多大,当父母的都看在眼里。可有些老人,不仅不体谅,还总给孩子添堵:“别人家孩子都结婚生子了,你怎么还不着急?”“你赚这么点钱,以后可怎么办?”这些话看似是关心,实则像一把把刀子,扎得孩子心里难受。老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越是艰难的时候,孩子越需要父母的理解。
同事小张的父母就做得特别好。小张创业失败负债累累,父母不仅没责怪,还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人没事就好。”有了父母的支持,小张很快振作起来。老人的一句安慰、一个拥抱,远比指责更能给孩子力量。学会当孩子的“情绪垃圾桶”,少些唠叨,多些鼓励,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三、尽量帮子女“打理好关系”:家和万事兴,老人是关键
亲戚邻里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给孩子添麻烦。有些老人爱占小便宜,和邻居闹得不愉快;有些总在亲戚面前说孩子坏话,让孩子难堪。老祖宗早就说过“家和万事兴”,老人作为家里的长辈,在维系关系上起着关键作用。
小区的李奶奶就特别有智慧。孙子结婚后,她主动和亲家搞好关系,逢年过节互相走动;邻居家有困难,她也热心帮忙。在她的带动下,两家人和和睦睦,邻里关系也特别融洽。孙子常说:“奶奶把关系都处理好了,我们在外面工作都安心!”老人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远见。
老了以后,帮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最聪明的做法,是从根源上为他们考虑。照顾好身体,不让孩子操心;体谅孩子的压力,做他们的后盾;维护好人际关系,给孩子创造好的环境。这三个忙,看似简单,却能让孩子少走很多弯路,也让自己的晚年更有尊严、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