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兼职教研员聘任仪式暨培训会在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剧场举行,旨在构建“专职+兼职”的立体化教研队伍,提高全区基础教育教科研水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蒋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志亮主持会议。区教研室全体人员,教育科、体卫艺科、人事科负责人和具体负责人;全区中小学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或教科室)主任,幼儿园园长、业务副园长;新聘兼职教研员等参加会议。
聘任仪式上,宣读了《淮安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公布区级兼职教研员选聘结果的通知》,明确兼职教研员的工作职责与考核办法,并颁发聘书,三名兼职教研员代表作了发言。就进一步推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教研工作——
蒋雪峰指出
充分认识选聘兼职教研员重要意义。选聘兼职教研员是深入践行“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答题。组建兼职教研员队伍是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双减”和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能汇聚一线实践智慧,构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研共同体,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选聘兼职教研员是有效应对区域竞争态势的攻坚战。选聘兼职教研员,就是要打造教育人才“蓄水池”,助力全区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攀高比强、跨越赶超。选聘兼职教研员是精准破解自身发展瓶颈的突破口。选聘兼职教研员,可以推动教研从“单兵作战”向“集体作战”转变,从“面上指导”向“精准滴灌”转变,从“经验传递”向“实证研究”转变。
蒋雪峰强调
积极锻造兼职教研员过硬本领。聚焦核心使命,以“教育家精神”重塑人生坐标。树立“三重身份认知”,做教育理论的“学习者”、做教学改革的“探究者”、做教师成长的“引领者”。强化能力支撑,以“学术化思维”重构能力体系。构建“三维知识框架”,纵向深挖学科本体知识,建立“学科知识树”;横向拓展教育前沿理论,研学项目化学习等新理念;立体融合信息技术能力,掌握AI智能诊断和教育大数据分析工具。立足实践需求,以“实战化标准”重建成长路径。推行“三阶能力锻造计划”,新手期“跟岗教研+案例解剖”;成长期“课题领衔+教学示范”;成熟期“区域辐射+学术发声”。
蒋雪峰要求
全力聚焦兼职教研员主责主业。强学科,建优品牌课程体系模式。构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体系,推进“融学课堂”改革,贯彻“五育融通”等理念,开展区域展示、“大教研”及“教研评一体化”活动,推动与各类课型深度融合。深研究,建立问题导向教研机制。构建“三库一平台”教研资源体系,聚焦“双减”、新课标实施等痛点,开展精准调研,整合资源研究,形成可推广方案。精诊断,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健全课程实施质量监测体系,深化“水平指数+发展指数”“结果评价+过程评价”“质量导向+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及时精准开展反馈指导。重衔接:创建全学段贯通培养路径。建立“三纵三横”衔接机制,纵向构建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三大研究共同体,横向设立学科衔接、学法衔接、管理衔接三大工作组,研制关键过渡期适应性课程。促健康,打造学生全面发展良好生态。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实施“课程思政+活动育人”“体育、艺术2+1项目”,构建“必修+选修”劳动课程模式,建好实践基地,组织科创研学,开展“润心”“三进三提三知”行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蒋雪峰强调
不断健全兼职教研员保障体系。开辟事业发展“快车道”。组织兼职教研员参加培训、赛课等活动,培养正高、特级教师、名师和名校长,成就教育事业,实现自我价值。打造学科研训“工作坊”。建好学科工作坊,工作坊成员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聚力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构建服务保障“护航网”。推进“智慧教研”数字化转型,开设教研员线上空间,实现优质教案、监测数据、微课资源一键共享。
聘任仪式结束后,教科研专家为与会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来 源:淮安区教体局办公室、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