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前,孩子都是“假自信”
开心田螺
2025-03-15 16:29:11
0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儿子读小学的时候,自信心爆棚到“自大”:从来没有他不敢想、不敢说的事。

但自从上了初中,他的自信心却在委婉中变得气场微弱。

比如,关于成绩。

换作以前,他一定会定一个豪迈目标:年级前三or班级第一(虽然这个目标几乎没有实现过)。

如今再问他,言语谨慎:我先保住现在的位次,努力往前赶一名吧……

作为家长的我,有时候很困惑。想起儿子入读初中前的目标,再看着现在不断划掉目标定位的他,从“年级前二十”改成“年级前三十”,再变成现在的“尽力就好”,我有时候会气得不打一处来:

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怎么越长大越窝囊?

直到有一天,听到复旦大学教授沈奕斐的一席话,才释然:孩子的自信,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与同伴比较中产生的。

在青春期以前,一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自信or不自信,都不是最真实的表现,那只是孩子的个性使然。

01

青春期前,不过是孩子的『假自信』

儿子小学时那些“豪言壮语”,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对着镜子挥拳头的模样——明明连沙袋都打不动,却总幻想自己是武林高手。

心理学上将这种状态称为“虚幻优越感”

研究表明,12岁前的孩子普遍存在认知偏差:他们既无法准确评估自身能力,也难以理解“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复杂关系。

譬如儿子定下“年级前三”的目标时,他根本不知道需要刷多少题、背多少单词,只觉得“我这次认真了就能赢”。

这种自信的本质,像极了没装导航的汽车——油门踩得猛,却不知路在何方。

随着青春期来临,生理巨变打破了这场幻梦。大脑前额叶开始加速发育,孩子突然拥有了“照镜子”的能力:

他能从试卷分数看到自己的数学短板,从体育测试察觉体能差距,甚至从同学的眼神中读懂“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这份清醒来得猝不及防——就像突然被推上辩论赛的孩子,发现对手不再是被自己唬住的小伙伴,而是拿着数据图表的高手。

于是,那个喊着“我要考第一”的小狮子,变成了轻声说“先保住前十”的猫。

这不是退缩,而是他第一次真正睁开眼,看清了自己与世界的距离。

02

『比较』不是毒药,而是解药

说到比较,一定会有家长抱怨:“别总拿别人家孩子比,会伤自尊!”

但我想说:青春期的自信,恰恰诞生于比较的裂缝中。

儿子上了初中后,曾费解地问我:“为什么我比以前努力了,数学成绩却越来越不理想?”

我没有用“努力就好”“努力就有成果”来安慰他,而是和他一起分析试卷:

那些高分的同学,选择填空题几乎全对,那说明基础非常扎实;而他的大题虽然得分了,但基础题总会被扣分,还扣得不少,自然拿不到高分,并且会越来越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成绩。

比较不是为了证明谁更优秀,而是像拼图一样,让孩子看清“我擅长什么”“我需要补什么”。

教育心理学指出:青少年通过社会比较建立自我认知。

如今,当我再听到儿子保守的目标时,不像像以前那么沮丧了。因为我知道,当他说“争取班级第五”时,他其实已经默默观察过前四名的成绩分布、努力程度,甚至时间管理方法。

这种基于现实的目标设定,远比小学时“我要当超人”的宣言珍贵。它意味着孩子开始用理性丈量世界,而非用幻想涂抹自我。

比较不是毒药,而是解药:没有镜子,何来真实的轮廓?

真正的自信,不是“我比所有人都强”,而是“我知道自己站在哪里,并相信能走向更远”。

03

如何重建青春期孩子的自信心

上个月,儿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培优班选拔,结果以一分之差被淘汰,这让他很沮丧,也备受打击。

放榜的那个晚上,他闷头将自己关在房间。我端着水果原想进屋疏导几句,但最终选择退回客厅——有时候,留一扇关上的门,比强行推开更需要勇气。

青春期的挫折像一场暴雨,冲垮的往往是家长的心理防线。

我们总想立刻递上毛巾、姜汤、鼓励的话,却忘了:孩子需要的不是立刻被擦干,而是学会在雨中站稳。

第二天,儿子主动开口跟我聊起这件事,我们达成一致约定:培优班是锦上添花的事,即便没有选上,也要努力加练,争取下次考进去。

下定决心后,我发现,他的心情释然不少,学习态度也更踏实了。

该如何重建青春期孩子的自信心?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把握3个策略。

①把“失败快检”变成“成长CT”

当孩子说“我做不到”,别急着反驳“你可以”。试着问:“你觉得哪里最难?我们看看能不能拆解。”

儿子曾认为自己英语很差劲,后来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出在单词不认识的问题上。拆分问题后,他每天练习15分钟单词过关训练,两个月,英语成绩明显上升,连带着学英语的信心也增强了。

②给比较装上“进度条”

和孩子一起制作“能力雷达图”,每月更新。儿子发现,虽然数学排名没变,但压轴题得分率从30%升到了60%。“原来我不是原地踏步,是在填坑啊!”他挠着头笑。

③允许“战略性撤退”

青春期的战场太多,有时撤退也是智慧。

这个学期,儿子主动提出不报数科课外培训班而专注课内,我压下焦虑支持了他。开学至今,他告别了熬夜,每科成绩却均有不同程度进步,儿子告诉我:现在有精力兼顾各个科目了。

***

从“盲目自信”到“理性收缩”,穿透“孩子越来越怂”的表象,让我看清三个真相:

小学时的豪言壮语,不过是认知局限制造的“海市蜃楼”

同龄人的比较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丈量世界的标尺

家长最该做的,不是帮孩子避开南墙,而是教他们学会砌墙。

我是诺妈,家有男娃,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分享学习干货,一起共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平职业大学函授大专报名费多少... 标题四平职业大学函授大专报名费用解析性价比之选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成人...
近10年最长学期即将开启!新教... 交汇点讯 2025年暑假余额已不足,江苏中小学生们就快开学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此前发布的消息,202...
我和自己聊了聊,然后神奇的事情... 01 第三期精华课就快要开课了,然而这一期目前尚未达到6人的开课标准。但我决定,只要已经报名的同学们...
纳新特辑丨职出新材,规划未来—... 我们给你舞台 发光发热 职规招新啦 逐梦进行时 期待你的加入 开启美好大学生活 期待大家的加入...
东盟小语种强势!广西外国语学院... 2025年上半年,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公布最新校友会2025中国...
孩子在初中当了3年班长,到了高... 不过才一个多月而已,就觉得和孩子晚上在一起聊天的感觉已经过了很久。 昨天晚上是孩子上高中的第一个晚自...
校研会研究生杂志社招新!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 苏州大学研究生会招新季即将启动 今日起,苏小研将循环推送 满“研”是你,一见倾...
40度高温军训致15岁少女猝死... 8月14号,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一个15岁的高一女生在军训的时候突然心脏骤停,抢救没成功就去世了,当...
牛启寿:出来找工作这么难,我们... 编辑荐语 在非理性认知流行且被普遍关注的时代,如何理性看待高等教育的时代变迁、大学对个人发展的本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