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您说得很对。农历,有时被称作“阴历”,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阴阳历。这是因为它的制定既考虑了月相的变化(阴历部分),也兼顾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阳历部分)。
阴历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大约29.5天)来定月份,而阳历则是基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大约365.25天)来定年份。由于这两个周期长度不同,单纯的阴历或阳历都会导致日期与季节逐渐错开。为了协调这种差异,农历在设置上增加了闰月,以确保月份和季节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
这种混合系统使得农历能够较好地同时反映月相变化和季节更替,非常适合用于农业生产和传统节日的安排。
被称为“阴历”的农历,实际上不是纯粹的阴历,而是阴阳历。___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我国的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一种历法。农历是以月亮的周期变化来定月,又通过闰月的办法来使阴历年的长度与阳历的一年长度大体相当,所以是阴阳历。题库里还有一道题:“中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法。”
扩展知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绕日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