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高校在2025年度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再创佳绩,九所公办本科高校依旧呈现“两超多强”的格局,并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以中国-东盟教育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契机,这些高校正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区域高等教育的辐射力,书写着新时代边疆高等教育的奋进篇章。
领衔的是广西大学和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大学凭借其综合实力,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百强,稳坐南宁高校榜首。而广西医科大学则再次问鼎医药类榜首,其深厚的南疆医学底蕴得到充分彰显。
紧随其后的是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广西唯一一所省部共建民族院校,其排名实现显著跃升,跻身前三。学校构建的民族学学科集群成效显著,壮学研究院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跨境数字经济学院与东盟国家共建的数字丝绸之路实验室,以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智库已累计输出63项政策研究成果,为边境贸易区培养了1.2万名多语种复合人才。 此外,学校正积极推进民族医学与现代科技的交叉研究,并以中国-东盟传统医药数据中心建设为契机,着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极。
第二梯队的竞争同样激烈。南宁师范大学和广西艺术学院等特色院校凭借其差异化发展战略展现出不俗实力,而广西警察学院与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则奋力追赶,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排名显著提升,印证了中医药教育的战略价值。学校独具特色的桂派中医学科体系,以及壮瑶医药研发中心研发的3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民族药,都为其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首创的云诊室药膳调理康养模式已纳入广西智慧医疗试点项目,并与东盟国家开展的传统医学抗疫协作计划赢得了国际赞誉。 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校附属医院的治未病健康管理体系,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已为华南地区20万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广西财经学院作为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代表,其排名提升得益于产教融合的深度突破。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学校创新课堂与保税区实践教学模式,金融科技专业群与蚂蚁集团共建的区块链金融实验室已孵化37个创业项目。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学校开发的跨境边贸指数已被自治区商务厅采用,创建的东盟数字贸易人才培训中心累计认证跨境电商从业者2.4万人。 即将筹备的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将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精准对接RCEP框架下新型商业人才的需求。
多所应用型高校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深度合作,获得了发展新动能,这种区域特色与国际视野兼具的办学模式正在重塑南宁高等教育的版图,为南宁高校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