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孩子年龄多大、家住哪个区,很多魔都家长在选校的时候都有个共同点:备选名单里常常有一所协和。
它作为很多家长的梦中情校,甚至有人说,今天进协和,未来升学省心一半。
在协和双语学校读书,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次,我们找来三位协和在读生的妈妈,深入地聊了聊。
都说我鸡血,那又怎样?
Caroline
孩子就读于协和万源校区先锋班一年级
很多人说我鸡血,其实协和的家长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的佛系,有一些在参加完家长会后,会忍不住追着老师问:“我还能再为孩子做点什么?”
说白了,家长不转换教育思维,在哪儿上学都是卷。
当初我从几十所学校里挑中了协和,就是因为它最合我们家孩子。
图 | 学校官微
一些家长纠结要不要选卷一点的学校, 可有的学校靠机械刷题、搞题海战术提分,这对小学生可能有点用,到了初中就麻烦了——孩子没真正弄懂知识体系,能力很难再往上走。
协和秉承着全人教育理念,特别会鼓励孩子,让孩子打心底里喜欢所学的科目。我认识一个七年级的孩子,第一次裸考雅思就拿了7分,他并没有参加很多培训班,就是单纯喜欢英语。我觉得只要孩子有内驱力,对学科感兴趣,是可以达到家长想要的效果的。
协和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进步,超越自我即可,而不是盲目攀比。别人考多少分我就要考多少分吗?尤其是小学阶段,分数并不代表孩子的能力。
图源 | pexels
学校的老师也非常nice,会尊重每一个小朋友,就算孩子在某方面不是很擅长,也会发掘孩子真正的闪光点。
孩子的每个班级大概有20人左右,是小班教学。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会跟家长一一同步孩子的情况,指出薄弱点和接下来的任务,如果涉及到外教老师,学校还会安助教翻译沟通。
如果问我入读协和后最大的一个挑战,我觉得是英语难度,尤其是对于体制内转轨的孩子来说,一定要提前准备。
我自己的词汇量是1万左右,但是在陪伴孩子读一年级的过程中,我查了好几次字典。很多老外的用词很freestyle,比较生活化,我们平时根本用不到。小学阶段,协和对于家长陪伴的要求也比较高,比如语文陪读、英语打卡等等。
孩子在协和读书这几年,我也真正意识到了精英教育是一个多维度的培养体系,没有单一的评价标准。学术的深度固然是基石,但孩子的心理素质、身体状况、人际关系、思辨能力等同样重要,错过相应的培养时期就很难弥补了。
有转轨意向、在读8/9年级,想要入读“协和系”的家庭
可识码预约规划师,1V1咨询
无痛启蒙,我的目标是“双母语”
蚕豆妈妈
孩子就读于协和虹泉校区先锋班二年级
我并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妈妈,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也是在摸索中帮孩子进行英语启蒙。如今,蚕豆已经成了一个随时都能拿起书阅读的孩子,老师也反馈他成绩很好,我觉得算是达到了无痛启蒙的效果。
协和很注重语言素养的培养。虽然孩子才二年级,但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班的每个同学都参加过“创意英语写作活动”。如果写的故事比较受欢迎,学校会帮忙印刷成书,还会设置签名售书环节。
我儿子说,那是他离作家这个职业门槛最近的时刻,也体会到了英语写作的乐趣。
另外,学校实行走班制,老师会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分成三个班型。孩子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阅读《Dragon Masters》——核心阅读指标为AR 3.1-3.9、蓝思值为510L-580L。
这意味着它对应的是美国母语孩子的三年级左右水平,我觉得这个分层制度非常合理。
图源 | pexels
我比较推荐低龄孩子用动画片、音频和书籍三者结合的方式提升英语能力。如果孩子有畏难情绪,可以先让他看动画片,再听相关音频,等他熟悉了故事里的人物,慢慢过渡到文字材料。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会强迫他查生词。比如用翻译笔圈画、抄写、翻译,孩子未必喜欢,因为他们会被精彩的故事吸引——
如果某个词汇不常出现,不影响理解故事情节,就没太大关系;
如果这个词在好多页反复出现,他不懂的话,一定会跑来问我:“妈妈,这是什么意思?”
在大量阅读中,孩子会不知不觉积累起丰富的词汇量。
小学阶段,很多家长想帮孩子准备小托福考试。小托福考题包罗万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我认为家长应该做到两点:
第一,不断提升孩子的母语认知能力。
我发现到了一定阶段,孩子的学习瓶颈和他的认知水平呈正相关。比如“殖民”这种抽象词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所以孩子要多阅读历史、心理、天文等各类拓宽眼界的科普书籍。
第二,利用空余时间听听播客。
我们早上送孩子去学校,单程有50分钟车程,这段时间里,我们会一边听播客,一边交流讨论,还能顺便增进亲子关系。
把孩子托举到全球TOP30大学
Kalian妈妈
大娃十年级,二娃四年级,将在协和完成12年全学段成长
今年是大娃在协和读书的第11年,要说从来没动过转学的念头,那是不符合“人性”的。我曾经了解过其他学校,但最终还是觉得,协和的磁场最适合我家孩子。
对于协和的升学成果,我也比较有信心。今年学校的毕业生又拿到了牛津和剑桥的offer,他们都是一年级就入读协和,一路成长起来的。
图 | 学校官微
有人说协和的小学阶段有点“佛系”,我觉得是家长过于焦虑了。小学正是激发学习能力、探索兴趣的时候,不能一味给孩子施加沉重的课业负担。
有些家长会问我:“你的孩子已经10年级了,在这个关键阶段,会去外面补课吗?”
其实,孩子小学时补过一段时间奥数,但太累了,后来就没再补。在协和,孩子养成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 “续航” 能力,比任何补课都重要。
图源 | pexels
记得高一的时候,我们让孩子实现了电子产品自由。
我本人是第一批游戏行业从业者,开发出新游戏后,就让孩子试玩,他也觉得挺有趣的。直到有一次数学考试,他觉得自己没考好,就主动说:“妈妈,我把这个游戏删掉了,想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
有时候孩子回家会跟我说,有些知识点不太清楚。我说帮他找老师补课,他却说不用,自己会找视频课学习。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免费资源可以利用,前提是孩子愿意主动去学。后来,他确实没需要我的帮助,就把成绩提了上去。
我的孩子是个普娃,但这不代表他不优秀,他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
如今我对他基本是“放养”状态,他会自己去查找各个大学的官网,发现感兴趣的专业后,跟升学导师商量哪个方向更合适。以我的经验来看,家长还是要适时放手,给孩子一些发展空间和选择的自由。
多年来,远播教育帮助大批学子升入协和、光剑、领科、WLSA等热门国际学校,我们深知家长升学选校路上的不易,希望这几位“协和娃”的成长故事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转轨“协和系”
及其他国际学校
学校定位/模拟测评/路径规划/能力提升
可识码预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