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贵州考区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圆满收官。这场考试不仅以严标准守住了公平底线,更用一个个暖心瞬间,传递司法行政服务的温度,交出了一份“严”与“暖”并重的答卷。
全省统筹织密“安全网” 筑牢公平考试根基
安全是考试工作的生命线。这场考试,全省统筹布局,将“严”的标准贯穿始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省长对做好2025年法考工作作出批示,省市两级司法行政机关扛起主体责任,联合工信、公安、卫健、通信、电力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在全省9个考区、13个考点、230余个考场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防护网”。
考前,省司法厅专门召开考试工作调度会,对每个环节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排查,制定详细应对措施与处置流程;考试期间,考场屏蔽仪、防窥膜、金属探测仪全面启用,视频监控实时全覆盖,公安、工信部门同步开展反作弊监测,对各类违规行为“零容忍”。省司法厅还组建督考组,分赴各市(州)实地督导,确保考务规范落地落细,为考试平稳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定制服务化解“急难愁” 暖心关怀直达考生
“没想到20分钟就能从医院回到考场,太感谢你们了!”在黔南考区,一名考生开考前突发肾结石引发剧烈腹痛,考务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医疗救护组,医疗部门提前备好药物、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从考生登车就医到治疗返回,全程仅用20分钟,让考生缓解了症状并得以顺利完成考试。
贵阳考区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更显“精准”,在贵州财经大学花溪考点,视障考生王某迎来了为自己“量身定制”的特殊考场——这是一间仅有他一人的考场,配备装有读屏软件的“双份”考试设备与备用机,技术人员全程待命。“今年这些准备,让我觉得自己与其他考生没有区别,都是公平且受重视的。”提交试卷时王某感慨道,这份“专属保障”让他更坚定了法律追梦路。
这样的温情时刻,在贵州各考区不断上演。针对特殊考生的“定制化服务”,成为此次法考的鲜明亮点。
遵义考区为腿脚受伤的彭某某调整“爱心考座”,开通无障碍通道,考务人员全程搀扶引导,还制作考点全景指引图,帮考生提前规划路线;安顺考区接到考生黄某因车祸行动不便的求助后,迅速为其调整靠近过道的座位,考试当天考务人员早早等候,小心翼翼搀扶她进出考场;铜仁考区则在考点大门、路口转角设置醒目的考场示意图,安排引导人员指引,还准备了饮用水和应对低血糖的应急食品,医务人员全程驻守,为考生提供及时医疗服务。
除了暖心的服务细节,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考点还让考生感受到“仪式感”与“实用性”的双重温暖。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手持清晰的考场指引牌引导考生入场,身旁立着一块写有“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的红色打卡墙——“考前来张照片,算是给自己加油打气!”不少考生像陈某一样,考前特意与同伴在打卡墙前拍照留念。
就连考生的“意外状况”,也能得到快速响应。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点,一名考生开考前不慎将手机遗落在出租车上,工作人员一边安抚考生让其安心应试,一边紧急联络出租车公司,最终成功找回手机。考生家长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时忍不住连连称赞:“真是急群众之所急,太靠谱了!”
考生点赞“服务暖” 好评口碑映初心
“从进入考点到坐下答题,全程都有人引导,调整的座位在一楼还靠近卫生间,细节太贴心了!”走出遵义考区考场,彭某某脸上满是感激;在安顺考区,黄某说:“车祸后本来担心考试不便,没想到工作人员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这段路虽然短,却让我心里特别暖。”
从严治考守住了法律职业准入的“公平线”,热情服务则架起了与考生之间的“连心桥”。一个个具体的服务举措,让考生感受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特殊考生的精准关怀,到突发状况的高效处置;从考场外的指引标识,到考务人员的耐心解答。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着温暖,赢得了考生的好评。
随着最后一名考生走出考场,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落下帷幕。那些在工作中坚守的身影和时刻传递温暖的帮助,将成为法律职业追梦人心中难忘的记忆,也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道路上增添一份前行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牟岚
编辑 何琴
二审 常玥玥
三审 范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