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教育圈
史学大家许倬云:读书,是为了获得一种判断世界的能力
,
,
史学大家许倬云关于教育的10句经典语录
据澎湃新闻8月4日消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他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等职。是华语世界极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著有“古代中国三部曲”等,《万古江河》获第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京教君摘录许先生关于教育及对年轻人所说的10句经典语录,从中可感悟他对历史、文化、人生的深邃思考与对教育的独到洞察。
“读书,不是为了学位,而是为了获得一种判断世界的能力。”
“惊涛骇浪是人生不免。第一不能慌张、第二不能放弃。最要紧的是扎实自己,把自己的知识情感都不要歪曲。
“如果我们要在国际间有一定的地位,既对得起先祖、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未来,以匡救今天世界惶惶无所措的窘局,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良知教育,来训练我们的孩子们。”
“我希望每一个人认识到:我是一个人,但我不但能独善其身,还要推己及人,将自己安顿好以后,以此种心情去服务人间—力量小的人,可以服务左近的亲戚朋友、邻里乡党;力量大的人,可以将全世界作为服务的对象。如此气度、决心,是中国特有的。我盼望这点,作为一切教育的根本。”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训练学生在社会分工之中,可以取得一定的岗位,为社会服务。可是,一个受教育的人,其眼光、气度,及其愿意献身于事业的志愿,都是在专门学科训练之外,更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项目。”
“我认为通识教育所倡导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对知识的尊重、对学问的诚恳与诚实—不黠不贪,也不自满自足,因为学问、知识无穷无尽。”
“没有一个人能做完所有学问,各人的研究,合在一块,才能形成比较大的天下。如此一来,学问长进,品德也得到培养,身心气质也有变化:凡此,都是相互砥砺、学习,才可能有所进益。”
“假如你的兴趣不在做医生,你不要勉强自己做医生;你兴趣在学文学,你可能穷一点,也想办法学文学去,你自己选择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
“今天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是网络知识分子。他们更像是检索机器,而不是思考者。”
“我盼望中国大学教育所造就的博雅君子,不是打躬作揖,不是炫耀自己的博学多能,而是培养出自身的气质、眼光,以谦虚和理性的态度处事,同时能容忍个人理性之不足的人生境界—众人的理性合一,就是很大的理性。”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读书》 、外滩教育、《十三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