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以《积极学习 健康成长》为题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如意校区作报告。
郑教授从“健脑操”互动开始,引导学生通过手脑协同训练提升专注力,现场气氛热烈。讲座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展开,结合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经历,强调希望、效能感、韧性、乐观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培养幸福力与积极的品格。
教授还深入分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五育并举”“家校社协同”等多项对策,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为同学们带来“五心十法、积极学习”等有效指导。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展现了积极的思考与强烈的求知欲。问题涵盖心理学著作推荐、自我认知方法、心理调适技巧等,郑教授一一给予耐心回应,鼓励大家通过阅读、反思与实践,逐步提升自我觉察与情绪管理能力。
郑教授的讲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展现了他们敢于提问、善于思考的青春风采。虽然讲座时长有限,但却在学子心中点燃了一盏无限的明灯,指引大家坚定自我成长的信念,在未来道路上更积极、更从容、更幸福地前行。
学生感言
郑教授通过为我们介绍人的身心结构和发展核心素养等内容,让我们深刻了解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了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对未来人生发展的帮助。同时,我也学习了提升幸福力的方法。当下,吾辈青年更应保持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6班学生 赵泊宁
在本次报告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不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有“五心”:信心、细心、宽心、耐心与知心。郑老师用自身的阅历,为我们建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屏障,让我们学会关照自己的内心,积极乐观地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为自己的前行增添力量。
19班学生 张益嘉
今天,郑教授进行的演讲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提升心理能量和自身幸福感,科学缓解内外压力,提升自我适应能力;同时也鼓舞我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提升责任担当,为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20班学生 杨兆蕊
文字丨庄园
图片丨学生会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