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每日分享大家最关心的事!
59.5 分、45 分、17 分,这几个数字来自云南临沧市耿马自治县今年的特岗教师招聘公告里,小学数学老师岗位的复审名单上就出现了这三个分数。尤其是 17 分竟然能进入下一轮,让不少人感觉不可思议。
耿马自治县本次计划招 15 个特岗教师,其中小学数学老师要招 2 个。特别的是,这个岗位最后只有 3 个人参加笔试,而且招聘公告里也没说最低得考多少分才算合格。按照 "笔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复审人选" 的规矩,这三个人自然就都进了下一轮。
耿马县教育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时说,招聘过程都是严格照着公告来的,那个考了 17 分的考生能进复审,纯属 "运气好",因为 "刚好够最低参考人数"。就算通过了资格复审,考生还得参加说课形式的面试,最后能不能入职还不一定。
其实这种事也不是头一回发生。2023 年青海玉树就出现过乡村医生岗位报名的人不够开考比例的情况,2021 年某省会城市甚至有考 4 分就进教师招聘面试的极端例子。
有质疑的人直接说:"教数学的老师连基础题都做不对,怎么教孩子啊?" 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毕竟 17 分的成绩,实在让人没法相信他的学科水平。
还有人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我当年考教师编的时候,考 80 分都进不了面试,17 分这简直是对教育的不尊重。"
但也有理性的声音看到了更深层的现实。"与其纠结考生分数,不如想想为什么偏远地区的铁饭碗都没人愿意考。"
这种观点说出了基层岗位招聘的难处,大城市的教师岗位常常是 "千里挑一",竞争特别激烈,可有些偏远地区却连 "凑够开考人数" 都做不到,十分尴尬。
其实,归根结底,问题不在于考 17 分的考生,而是没有最低分数线这个规则。
比如广西崇左市规定教师招聘笔试合格线不低于 100 分(两科总分),广东仁化县、江苏江阴市把合格线设为 60 分,青海芦山县甚至用考试平均分的 90% 作为基准线。
这么一对比,耿马县 "不设最低线" 的做法确实显得过于宽松了。
耿马县的操作确实没有违规。特岗教师招聘本来就带有政策倾斜的性质,也是为了缓解基层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当岗位报名人数不够时,"降低门槛" 就成了没办法的办法。
就像当地工作人员说的:"按现在的规则只能让这三个人进复审",不然岗位就会空缺,最后受影响的还是当地的教育事业。这种 "矮子里拔将军" 的难处,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并不少见。
但也不是不设合格分数线就好。比如青岛某地教师招聘就将笔试合格线设为 40 分,既留了一些灵活空间,又守住了基本的选拔人才底线。更重要的是,如果本次招不到优秀教师, 也可择期重新招聘,不能为了招人而招人。
虽然老师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笔试分数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懂得育人的道理。但考 17 分的考生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欠缺,很难相信他有足够的学识去教导学生,网友们担心的,其实也是如此。
说一千道一万,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改善基层教师的工作环境。如果工资待遇、发展空间都到位了,还怕招不到优秀人才吗? 如果乡村教师和城市教师享受同样的待遇,17 分入围这种情况自然会减少。
不能简单地批评分数高低,要思考怎么让招聘制度更加符合乡村实际。既能守住 "立德树人" 的根本底线,又能给愿意扎根基层的人才打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