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预推免手册
立刻查收 投递原则 / 简历攻略 / 个人陈述 / 冷门专业捡漏 ......
3000字的个人陈述不知如何下笔?
对面试真题毫无头绪?
或是纠结于如何联系导师?
别慌!我们整理了往期经验贴学长学姐的自用资源包,助你精准突围!包含简历模板、面试技巧、导师沟通、专业资料、学习资源
个人情况
本 科:中下游985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成绩排名:10/30(重点班)
英 语:六级556
主要竞赛:数学建模国家级一等奖和光电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科研经历:一个国家级的大创项目
论 文:无
最终去向: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直博
前期准备
拿到保研Offer前的我
01
大一
✦
大一的时候我主要是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成绩上。当时刚入学,作为一个小白没有太多想法,也还保留着一点高中时的思维模式,基本上就是认真学好课本的知识,然后有空余的时间就玩。
这样一年下来我在我们班纯成绩大概是前10%的样子,但对我触动比较大的是大二一开学评奖学金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凭借各种比赛的加分综合排名上升很多,加上对学校奖学金文件的认真阅读,让我开始认识到大学的竞争是多维度的,光有学习成绩可能不够。
02
大二
✦
然后大二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学长,在学长的指导下参加了不少比赛。一开始是一些校内的小比赛,后来慢慢参加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比赛,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按照我们学校的保研政策,我已经可以凭比赛就获得保研名额了,算是最早获得保研名额的一批人,但是我没有早早开始准备保研,我当时的想法是把个人的提高放在第一位。
03
大三
✦
大三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各种东西,比如前后端开发、深度学习等等很多东西。我是在大三下学期4月份开始了解保研,我觉得这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自我定位了。
因为我接触了一些开发的东西,觉得还挺有趣的,加上现在互联网公司的薪资非常高,当时我的想法就是读一个硕士然后去一个互联网公司做码农。
Tips
有一点要做好的是信息的搜集,可以关注一下保研论坛的公众号,然后自己感兴趣的院校官网要经常浏览一下。
文书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简历了,因为老师面试很多都是看着简历问的,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让自己的特色突出出来。自己在简历上出现的项目和比赛要认真复习一遍,还有比较基本的专业知识也要准备一些。
夏令营
根据我对自己的定位,我申请夏令营的时候申请的大部分都是计算机专业,当时的想法就是反正是当码农,最对口的专业肯定是计算机专业了。
夏令营大概申了10多个地方,比较强的有华五的计算机系,保底的是人大信息学院,当时的想法就是夏令营可以往好的地方申,大不了还可以九推,现在想来这个想法还是比较不可取,毕竟夏令营的名额才是最多的,到预推免的时候很多热门的院校或者热门的老师都没名额了。
最终的结果是只拿到了人大信息学院和中科院的软件所的入营资格,这个结果确实令我比较失望。
在我仔细了解了软件所的情况后,觉得软件所不太适合我,所以我又放弃了软件所的入营资格,只参加了人大的计算机夏令营。下面我就详细说一下人大信息学院的夏令营。
01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
考核形式及内容
人大的信息学院夏令营是在7月初,第一天下午报道,第二天上午各实验室介绍研究方向,第二天下午机试和笔试,第三天上午面试,然后就结束了,时间安排的很紧凑。
我在去北京之前跟一位老师约好了夏令营期间见面,所以第一天下午报道完我就去找了一下那位老师。老师还是很和蔼的,先问了一下我的情况,又介绍了一下他的情况。
聊到课程设置时老师知道我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没学,还是有一点失望的表情。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师说:如果你直博的话我不会太在意你的课程,但是硕士的话时间比较短,如果你还要花时间补专业基础的话可能就要比别人落下一些了。
后来又有别的同学来找老师,我们的对话就草草结束了,我大概知道自己不能令老师完全满意,充其量也就是个备胎的程度。
第二天上午各实验室老师介绍了一下研究方向,感觉人大计算机的规模虽然小,但是老师都很不错,人均产出很高。
下午是机试和笔试,机试是两道题,第一道是斐波那契数列的题,还是很简单,第二道是大数的乘法,因为两道题只给了40分钟,加上之前我也没用过当时机试的OJ(是北大的POJ,可以提前熟悉一下)所以不太熟悉,然后时间有些紧张,总的来说还是不难,主要是我太菜了。
然后就紧接着笔试,笔试是手写程序,总共是3道题,
第一题是用3种不同的方式实现strcpy函数,算是比较基础了;第二题是跟树有关的,这个我在准备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准备到;第三题我印象中逻辑还是比较简单,也没用到特别的数据结构,但是涉及到了文件操作,然后后面的几个小问号让你分析时空复杂度,还要提出改进等等。整个机试和笔试下来我感觉更加凉了。
第三天上午是面试,先是把一组10个人一起叫进去,实际上就是英语自我介绍了一下,可能是为了省时间。
然后就是单面,首先是用英语问了几个问题,我记得老师问我“Do you have any paper?”,真是爆尴尬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跨专业的原因,老师没问我专业知识。然后问了不少我的大创项目。整个过程还算比较轻松,最后我还机智了一把把老师都逗笑了。
后来出结果我是二等奖,就是待定的意思,算是意料之中了。感觉人大的计算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大部分老师还是很不错,而且在数据这方面很有特色,而且听说很多老师都放实习,所以性价比还是很不错。
暑假
人大的夏令营没过,意味着我的夏令营完全失败了。暑假的时候我认真反思了一下,我觉得主要的问题是我跨专业报计算机专业,而且全都报的是学硕,所以就比较难。
我从电子信息跨到计算机,实际上算是小跨了,比起很多本科是物理啊生物啊统计啊,相对而言跨度已经算是小了,但现在计算机专业大火,根本不缺本专业的优秀学生,除非你的条件比其他竞争对手有明显的优势,否则人家为什么要你呢?
这里跟研究生打算转专业的同学说一下,如果打算研究生转专业,一定要提前准备,在大二就开始学习一些你打算转的专业的专业课,并且在保研期间调低你的心理预期。
我重新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情况,还是决定要报本专业,放弃跨计算机。夏令营我的大部分同学都上岸了,其中有不少同学是直博过的,跟很多同学交流之后觉得直博也确实没有那么恐怖,对直博也持开放态度。
这里要说一句,直博还是需要比较谨慎,最好是比较早地确定要走科研道路,像我这样半路决定其实是不太推荐,就算我现在已经确定直博了,内心还是多少有一些惶恐。
暑假我着重复习了数学、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这几门课。我跟考研的舍友一起去图书馆学习,从早晨9点到晚上10点,感觉效率相当不错,所以找一个认真学习的大腿Carry真是非常推荐啦。
预推免
01 |
上海交通大学 |
考核形式及内容
预推免阶段我个人感觉最主要的是联系老师,毕竟经过夏令营一些院校的名额都所剩无几,所以我采用的策略是广撒网,从7月底开始前前后后总共大概发过20多封邮件联系不同学校的不同老师,大部分都是没收到回复的。我是非常想去中科大6系的,不过我接连联系了好几个老师都没收到回复,就直接放弃了。
后来也算联系到一位老师,算是有了保底。然后我继续联系了一位上交的老师。这里一定要给上交点个赞啦,他们学院把有名额的老师直接在官网上挂出来了,这样范围就小了很多,省得像我之前申别的学校一样疯狂联系老师了。
上交电院外校基本上只收直博生,这个还是要有一些心理准备。老师先是用微信给我打电话聊了一些,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情况,后面又问到读博的问题,也算一些常规问题了,不过我感觉回答的也没有那么好,不过老师还是让我先在学院报名。
后面过了几天老师又给我打了一次电话,问我现在的想法,就是在试探我能不能确定去,我就感觉自己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9月下旬去上交面试。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是我在去的前一天才知道光我们学校就有4个同学报了这个老师且进入了复试阶段,真是非常恐怖了。不过到这个时候了肯定也只能上了。
直博的话只有面试,可能有5个老师的样子,我申请的老师就坐在正中间。老师主要是问了一些英语,先用英语自我介绍,然后用英语介绍一个项目,然后是一些常规的问答,比如你为什么选择上交,你觉得读博士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样。
然后就是问了我的竞赛和项目,基本是照着简历问的。面试的过程还是有一点点紧张,不过也算是正常发挥了。然后当天中午和老师聊了一下,下午又和学长聊了一下,后来老师又找我聊了一次,跟我说了实验室可能会做的工作,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样,如果我觉得没问题那就基本选我了这样,然后就是走学院的流程,基本还是比较顺利。
这样我的保研故事算是结束了,碍于篇幅说的比较简单,以后就要在东川路职业学院开启新的生活了。
心得与体会
Tips
整个保研的过程还是比较考验人的心理,比如你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有了好的结果你还是两手空空,真是比较难受了。
不过一路走来也还是有很多收获,认识了许多朋友,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清晰。选择直博是一次比较勇敢的尝试,不过人这一辈子总选择最稳妥的路走似乎也没太大意思,生活还是需要一些挑战嘛!也希望以后的学弟学妹都能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