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校园
面对丰富多彩的学生组织和社团
你是否跃跃欲试又不知如何选择?
今天跟大家分享
学生组织、学生社团那些事儿
共同解锁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何看待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经历
在大学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1
大学
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对于初入大学的我们,第一次远离家庭、父母和熟悉的环境,不可避免要独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主面对人际交往、集体生活,甚至面对校园以外的社会交往,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找准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 因此,提升社会化能力是我们在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
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是提升社会化能力的重要平台
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能使我们通过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分工合作,践行社会交往的原则,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锻炼组织协调能力。这不仅是 将所思所想付诸实践的宝贵机会,更是对行为互动、价值交流和集体生活体验与内化的过程,为未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奠定更坚实的思想认识和实践基础。
3
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不是提升社会化能力的唯一途径
除了学生组织和社团,我们也可以通过很多其他途径提升综合素质与社会化能力。 认真参加党支部、团支部组织生活,积极参与班集体建设,帮助我们培养集体荣誉感;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奉献精神; 与同学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同样能够提升独立思考与协作能力; 还有参与团队体育竞技、艺术表演;等等。总之,成长是永恒的主题,但方式多种多样, 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可以收获什么?
1
能力跃迁与素养提升:
实践磨砺,锻造先锋闯将
学生组织、学生社团作为实践的沃土,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能力提升平台。在一次次完成组织任务的挑战中, 大家锻炼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实践中的学习反思,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运用能力,实现心智的成熟与自我价值的飞跃。
2
身份塑造与社群融合:
解锁不同角色,建立真实连接
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意味着我们在学习之外,尝试不同角色,寻找身份认同。 大家跨越专业背景的界限,建立多元且真实的彼此连接,在相互学习中拓宽视野,深化对自我和团队的理解。
3
责任担当与自我管理:
双重考验,塑造自律人生
加入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意味着承担起一份额外的责任与使命。这份责任不仅体现在对组织目标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团队成员的承诺与关怀中。同时, 合理分配精力与时间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如何在繁忙的学业与“工作”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对大家自律能力的考验。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同学们更加自律、更加坚韧的人生态度, 不仅学会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也学会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与理智。
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有什么区别?
1
学生组织:
制度化运作的自我管理平台
学生组织具有相对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明确的管理制度,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组织团体。学生组织成员在明确的职责分工下,秉承“来自同学、服务同学”的理念,通过团结协作,共同承担起参与校园治理、丰富校园文化、推动互帮互助的责任。
2
学生社团:
兴趣驱动的校园文化熔炉
学生社团主要由兴趣爱好相投的同学组成,在正确的价值引领下,为成员提供展示个性和特长的平台,深化兴趣爱好,丰富校园生活,共同繁荣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虽在组织性质、活动内容及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校级学生组织和学院(书院)
学生组织有什么区别?
校级学生组织和学院(书院)学生组织本质上都是为同学服务,都是同学们提升自我、服务他人的平台,并无层次高低之分, 只是在主体和对象上各有侧重:
校级学生组织通常由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其服务对象覆盖全校学生,旨在满足更广泛的学生需求,通过更加多元化的背景和视角促进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院级学生组织则主要由特定学院的学生构成,服务对象主要是本院学生,更加贴近本院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个性化需求。
同处于全校学生组织体系中,校级学生组织和学院(书院)学生组织的协调联动不断强化,共同建设美好校园。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学生组织和部门(小组)?
1
认识自我,匹配兴趣与能力
选择学生组织时, 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和能力特长。切莫因为身边同学都涌入某一个学生组织,就盲从加入。选择与个人兴趣和能力相匹配的组织,不仅能够激发参与的热情和动力,还可以发挥优势在团队中作出更大贡献。
2
明确目标,校准成长方向
其次, 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组织可以提供不同维度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同学们可以通过参加招新宣讲会、咨询组织成员或查看组织信息初步判断该组织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感受组织的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入适合自己的学生组织,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工作技能,更能结交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大学中找到“家”的感觉。
通常,每个学生组织内部还会设有不同的部门或小组,它们各司其职,通过相互间紧密地协作完成工作。选择部门与选择学生组织类似, 同样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规划以及组织特点进行合理评估,加入能够补足短板或发挥专长的部门或小组。
加入多少个学生组织、
学生社团是适宜的?
建议积极尝试、理性选择。一般来说,在不影响学习主责主业的前提下,学生组织和社团不会限制同学们加入。但是,选择加入多个学生组织和社团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可能伴随挑战的选择,建议大家不要“跟风式”加入过多学生组织和社团, 注重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这样既能体验到多元的校园文化,又能避免精力分散而影响个人的学习生活。
参加学生工作、社团活动会
影响学业和生活吗?
参加学生工作、社团活动能够丰富和充实大家的大学生活。但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也需要大家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
有限度选择,排列优先级
大学提供给大家多元发展的平台,但希望大家 秉承对自己的学习成长有帮助的原则,安排好每项任务的优先级,有条不紊地推进每项学习和工作,这样会事半功倍,避免陷入内耗。
2
集中注意力,做好行动派
专注是成功的基石,行动是最好的老师。做好时间管理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无限的事,在整段的一两个小时时间中,可以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到一段学习或工作中,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完成深度的思考、细节的打磨;在碎片化的时间内,更适合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时间,也不会觉得过于劳累。 将整段时间和碎片化时间进行分类、有效利用,做好行动的巨人。
3
少一些焦虑,多注意休息
在忙碌的学习和活动中,要学会放松心情,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无论是一次深入的讨论,还是一场轻松的聚会,都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大家去珍惜和享受。适当的休息也对保持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至关重要。无论是一次短暂的小憩,还是一场深度的睡眠,都是恢复精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往往是提升大学幸福度、做好各项任务平衡的基础。
缺乏相关经验能够申请
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吗?
当然可以。各大学生组织和社团通常非常欢迎每一位新成员的加入,很多同学刚加入时都是从无到有开始积累经验的,所以不要因为担心缺乏经验而放弃加入的机会。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后, 一般会有统一的培训,学长学姐会通过手把手教授、在实践中锻炼等方式让大家在较快地熟悉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相较于相关经验, 希望你更能具备以下能力:
1
学习意愿与成长心态
学习意愿是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学生组织和社团中,大家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和学习机会。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意味着愿意走出舒适区,不断探索未知,积极吸收新知识。这种成长心态会促进不断进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学生组织和社团中,团队合作是完成各项任务和项目的基础。有效的沟通能力不仅包括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包括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不同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调和合作。这种能力有助于建立团队的凝聚力,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关键。
3
责任意识与自律意识
责任感是每个学生组织和社团成员的基本素质。它意味着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对团队的任务和目标负责。自我管理能力则涉及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在忙碌的学习和社团活动中保持平衡。这种能力体现了个人的自律和自我驱动,是实现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的重要保障。
这份“指南”是否解答了你心中的疑惑
无论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还是渴望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
愿大家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生活
在未来时光中探寻自我、收获成长
以下是学生组织及
学生社团招新信息汇总
学生组织招新安排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会
迎新时间:9月10日 15:00-17:00
迎新地点:八百人大教室
联系人:陈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研团工委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迎新时间:9月13日 16:30-19:30
迎新地点:通州校区公学一楼305/
中关村校区学生活动中心101先锋报告厅
联系人:崔同学
《青年人大》报社
迎新时间:9月13日 19:30-21:00
迎新地点:学生活动中心133陕公大讲堂
联系人:温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
迎新时间:9月13日 14:00-21:00
迎新地点:世纪馆北广场
联系人:戴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迎新时间:9月13日 18:30-21:00
迎新地点:八百人大教室
联系人:沈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团服务中心
迎新时间:9月7日(暂定)14:30-17:00
迎新地点:学生活动中心101先锋报告厅
联系人:杨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启航发展中心
迎新时间:9月14日 18:00-20:30
迎新地点:学生活动中心133陕公大讲堂
联系人:高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学术实践中心
迎新时间:9月14日 14:00-17:30
迎新地点:学生活动中心101先锋报告厅
学生活动中心门前迎新快闪摊位
(14:00-16:00)
学生活动中心101先锋报告厅招新宣讲会
(16:00-17:30)
联系人:王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文艺联盟
迎新时间:9月14日 19:00-21:00(暂定)
迎新地点:八百人大教室
联系人:李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与共青团发展学社
迎新时间:9月7日 19:30-20:30
迎新地点:学生活动中心101先锋报告厅
联系人:郭同学
“百团大战”学生社团集体招新活动
时间地点:9月20日(周六) 通州校区
9月21日(周日) 中关村校区
详细信息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