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透露:第一周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家长通常都做对了这3件事
开心田螺
2025-09-03 16:35:19
0

九月开学季,幼儿园门口少不了一幕幕的亲子离别戏。

小小的手臂死死缠住妈妈的脖子,用尽浑身力气却无法挣脱老师的怀抱,父母“狠心”转头时眼角早已泪光闪闪……

这应该是每年幼儿园开学时最经典的场景了。

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还有一些孩子,他们能够平静地松开爸爸妈妈的手,甚至微笑着和爸爸妈妈说“拜拜”,从容地走进一个陌生的新世界。

不禁令人疑惑:这些不哭不闹的孩子,是天生就无所畏惧、不怕分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幼儿园园长透露:第一周上幼儿园不哭不闹的孩子,家长通常都做对了以下三件事。

1、构筑牢固的情感护栏,提升孩子安全感

孩子刚上幼儿园会哭闹,不肯离开爸爸妈妈,不仅是因为换了陌生的新环境,更多的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

他们会担心新环境是否安全,担心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担心别的小朋友欺负自己……

所以,想要孩子上幼儿园不哭,父母务必要为孩子构筑起牢固的情感护栏,让孩子坚信爸爸妈妈是爱他的,爸爸妈妈为他选择的环境是安全的,爸爸妈妈会及时来接他回家的,受欺负了也会有爸爸妈妈保护自己的……

当孩子内心有安全感了,不管换到什么样的环境,他都可以无畏无惧,从容应对。

所以,那些第一次上幼儿园就不哭的孩子的父母,早早地知道了这一点,并在生活小事上一点一滴地为孩子构筑起安全感。

l他们会不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每天都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并且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真心爱护、用心陪伴孩子。

一些父母生气时会说“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自认为没什么问题,但是很容易让孩子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从而变得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关注寻亲群体的应该知道,4岁被拐的符建涛凭借自己的记忆找回了亲生父母。其实,他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养父母”的孩子,但是他一直没有寻找亲生父母,就是因为母亲在他小时候说过“不听话就把你卖了”让他心存疑虑,否则他可以早很多年与亲生父母相逢。

l他们会言而有信、从不会和孩子玩突然消失,凡事都会和孩子有个交待,说离开几分钟就离开几分钟,会按时返回。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采取“偷偷溜走”的策略,他们总觉得孩子小,和他们说不清,不如偷偷溜走,或者骗孩子说出去几分钟,结果一走就是一天,甚至外出打工就是一年……殊不知,父母这样的行为,正在悄无声息地破坏着孩子的安全感,对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构建积极具体的幼儿园形象,但不过度美化

人对未知的事物有着出自本能的恐惧,孩子更是如此。

如果父母家人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前,没有给孩子做过任何具体的形象构建,那么孩子突然来到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势必会紧张,再加上熟悉的家人也不能陪伴在身边,那种直击心灵的恐惧感瞬间袭来。

其实,那些刚上幼儿园就不哭不闹、能够平静与父母说“再见”的孩子,其背后注定少不了父母的默默用功。

l有的父母是提前带着孩子参观幼儿园,全程陪伴和介绍,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排除陌生和恐惧感;

很多幼儿园在周末都会搞吸引适龄儿童参观的活动,家长可以抓住机会,多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引导孩子发现幼儿园的有趣之处,这样孩子就会期盼着上幼儿园,而非害怕啦。

l有的父母会通过绘本、视频等方式,让孩子看到幼儿园积极而具体的形象,比如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有大大的滑梯、有许多积木和卡片、有各种美味的点心……

当然,在描述幼儿园一切美好的同时,也需要同时告诉孩子一些他们觉得没那么好的事情,比如:“幼儿园只让小朋友在里面玩哦,妈妈把你送进入就要出来了,你可能会想妈妈,不过,没关系,你吃完饭、睡了觉,再玩一会,妈妈就会带着你最喜欢的礼物去接你啦~”

当父母给孩子构建出一个具体的、积极美好的、确定能够重聚的一个幼儿园形象,孩子就会慢慢驱散内心的恐惧,勇于迎接崭新的一切。

3、进行情绪引导,教会孩子正确认识并表达情绪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哭不闹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刚上幼儿园不哭不闹只是表象,内在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一种是健康的平静,或许孩子内心有些紧张,但是他能够识别这种情绪,并知道“爸爸妈妈会按时来接我”“这里很安全”“这里有很多好玩的”,从而产生了战胜紧张恐惧的力量;

另外一种则是压抑的沉默,孩子内心十分恐惧无助,但是他认为“哭是不被喜欢的”“哭闹爸爸妈妈就不来接自己了”,从而他们选择关闭情感的阀门,不去表达情绪,内心实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很多家长会觉得后一种孩子懂事乖巧,但其实,这是未来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温床。

俗话说:情绪如流水,宜疏不宜堵。

身为家长,要明白孩子的情绪是需要被理解和尊重的,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强制孩子把自己的情绪藏起来。

那些第一天上学就不哭不闹的孩子,其背后少不了父母对其情绪的正确指引。

父母会告诉孩子,第一天去幼儿园时,害怕是正常的、想妈妈也是正常的,心情不好时可以和老师说一说、找老师抱一抱,也可以看看带到学校里的全家福……当情绪有了一个释放的安全出口,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哭闹了。

结语:

每一个平静走进幼儿园的背影里,都藏着父母精心构建的情感基础设施。最好的告别教育,就藏在以上三件看似普通的事情里。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用实践悄悄告诉孩子:勇敢向前吧,爱从来不是绑住你的绳索,而是你随时可以回归的港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文科专业选择指南:文科生的多... 全文科专业选择指南:文科生的多元发展路径 对于选择全文科组合(历史、政治、地理等)的学生而言,专业选...
高中学霸,靠的是这种“非补课型... 初中时候的尖子生,日子过得是真惬意。 数学课上老师刚写完题,笔还没放下呢,他们的答案就出来了;英语阅...
中山港街道:人大代表走进校园,... 教育是民生之基,校园安全是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重中之重。为强化学校周边交通疏导,保障师生出行安全,加...
昔日“彩电大王”主业仍失血 亏... 康佳集团消费电子业务(含彩电、白电)在上半年依旧面临困境。 来源:康佳集团 在新东家华润集团入主后,...
改写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方案检索... 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方案的检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要素:A、批量:指待检批次的总数量。B、接收质量限(AQ...
南昌新建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 《南昌新建区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有哪些?一文带你了解》 考公免费咨询电话:4009810787 在南...
在线笔试系统:AI监考如何破解... 每年秋季校招季,企业HR都如同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与作弊行为展开无声的博弈。传统线下监考需要耗...
溺爱孩子的家长,都该学学贝勃定... 苏联作家高尔基有一句名言: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照顾孩子是妈...
找准中年教师的“本、根、魂” 中年时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关键期。原因有三:一是中年时期处于教师职业的中间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