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民大学消息,8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全面正式投用,将与该校中关村校区形成“双主校区”格局。28个教学机构正式进驻,4000余名研究生新生汇聚于此,开启求学生涯新篇章。今年3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对外发布多校区发展战略,明确通州校区将成为主校区。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苏州校区和张自忠路校区(老校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在雄安新区、广东深圳、浙江义乌、福建福州、四川宜宾、福建南平等地新设或升级建设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机构。据悉,到2035年,中国人民大学将构建起覆盖全域、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人大创新生态网络体系。
8月31日,6000余名2025级研究生跨越山海而来,在通州、中关村、苏州三个校区正式报到入学。此前,8月23日,3000余名2025级本科新生已正式报到入学。
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高校,人大通州校区现已全面正式投用,4000余名研究生新生汇聚于此开启求学生涯新篇章。
“通州校区的全面正式投用,标志着我们以战略新空间引领学校新发展、拓展整体办学格局新跃升,标志着我们以新动能驱动新奋进的征程全面开启,标志着学校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干事创业迈入关键期。”8月20日上午,通州校区全面正式投用誓师动员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语落铿锵。
通州校区建设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自2024年9月先期运行以来始终保持平稳高效运行。
通州迎来多所高校
近年来,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积极引入多所高校,推动教育资源优化布局。
目前,除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之外,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高校已在通州设有校区。
此外,今明两年,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新校区等将陆续落地通州。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
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位于通州宋庄镇与永顺镇交界,在潞苑北大街与潞苑东路交叉路口东南侧。该项目是中央直属单位在城市副中心的重点项目,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项目,是全市首次首批入围的“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工程”之一,也是清华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项目。预计在2026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基地、金融政策和科技研究平台、国际化金融学术与金融科技交流平台,涵盖教学、科研、实验、图书馆、宿舍、食堂等多功能设施,为城市副中心的金融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
据媒体报道,今年下半年,北京服装学院即将入驻通州区张家湾镇。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方重镇,张家湾镇近年来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态势强劲,曾经的“大运河第一码头”,如今已华丽蜕变为设计小镇、智慧小镇、活力小镇,吸引了一批设计领域创新平台和领军企业落地,“设计之都”新名片愈发闪亮。
作为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北京服装学院的专业水平国内领先。入驻后,将助力张家湾建设成为永不落幕的“时尚小镇”。
据悉,除了创新中心的主校区,北京服装学院还将在未来设计园区打造未来设计社区,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打造活力秀场社区,推动艺术设计赋能校园和城市美学建设,促进“产学城”深度融合。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新校区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新院区落地通州区漷县镇,预计将于明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将增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专业,还将通过医教协同共建养老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已被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授予京津冀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见习基地,未来将承接京津冀养老人才的培训任务。
随着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清华大学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北京服装学院通州校区等项目的陆续落地,相信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及优秀人才将汇聚通州,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创新动能。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自: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官微、北京日报、北京通州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