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进乡村学校的教室,照亮三尺讲台,也照亮孩子们求知的眼睛。赵俊梅站在讲台前,耐心地为学生讲解难题。那一刻,她神情专注,仿佛进入了心理学中的“心流”状态,完全沉浸在教育的世界里......午后,她又匆匆赶往一场关于教师队伍管理的调研座谈会。手执笔记本,她仔细聆听、认真记录每一个发言,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两幅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画面,生动勾勒出县人大代表、乡村教师赵俊梅的工作日常。自2021年当选德安县人大代表以来,赵俊梅始终以教育者的初心坚守讲台,以代表的使命为民发声。角色不断转变,一直以来的责任与担当却从未改变。
作为一名深耕乡村教育多年的教师,赵俊梅把“爱与责任”深深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她深知乡村孩子们面临的学习环境有限,许多学生内心缺乏自信。为此,她在语文课堂上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等现代教育手段,把原本枯燥的课文讲得生动有趣,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课后,她也是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姐姐”。在校园的“心灵驿站”里,她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为他们排忧解难,用真诚的关怀温暖着一颗颗稚嫩的心。教学方面,她所带的毕业班屡次在全县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学论文获县级一等奖,她所指导的学生在经典诵读、情景剧等比赛中,也频频斩获佳绩。
“从讲台到人民代表大会会场,承载的使命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乡村教育。”当选人大代表后,赵俊梅把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难点,转化为代表履职的动力和着力点。她带着“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足”“乡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调研课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辖区各个村落,同家长、学生们深入交流,细心记录每一个诉求,认真整理每一份建议,最终形成扎实的调研报告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并得到高度重视,促成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
“三尺讲台是我的根,代表履职是我的责。”如今,赵俊梅坚持奔波在教书育人与代表履职之路,她用对教育的热爱浇灌桃李,用为民代言的赤诚践行使命,在乡村教育与民主履职的交融中,默默书写着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