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启用仪式举行。副省长汤志平出席,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讲话,市委书记张强、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致辞。启用仪式上,李金碧宣读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山西大学设立大同校区的批复》,新入职教师代表作了发言。
1、
山西大学大同校区是山西省首个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高校异地校区。校区现有占地面积约549亩,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前期投资3亿元购置全新教学实验设备,共享校本部图书资源,馆藏图书256.39万册,数字资源1547.95万册,数据库212个。
大同校区今年面向山西省首次招录本科生1080名,首批设置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器人)、软件工程(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智能科学)、历史学(遗产保护传承)、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7个本科专业,此外还设有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等重点科研机构。
未来,大同校区将持续拓展学科专业和招生规模,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布局生物医药、现代康养、国际文旅、“双碳”等领域学科专业,培育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
按照招生计划,2028年大同校区在校生规模将达5000人,2032年达10000人。
2、
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近年来,为强化考古学专业,山西大学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建立合作关系,还聘请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云冈研究院等文博单位专业人员作为兼职导师及任课教师,丰富教师队伍,充实教学力量。
在前不久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山西)中,山西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90名, 成为山西高校中排名最高的学校, 是山西唯一一所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100名的高校。
从2023年,山西大学与大同便已为合作办校铺垫。2023年9月,由山西大学牵头组织联合四所一流大学,协同五个石窟寺研究机构共建的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在大同市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三所联合研究生院。2023年9月至今,山西大学多次与大同市委、市政府举行工作会谈,就推进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建设,加强市校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2024年2月1日,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便带队赴大同进行调研,就推进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建设,加强市校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深入交流,2日山西大学与大同市正式签署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将全面加强投入,加快推进山西大学大同校区、高等研究院、实习实训基地等项目落地。
直到2024年6月,山西大学与大同市正式签约共建大同校区,双方合作才正式敲定。根据共建协议,市校双方将全力共建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使大同校区成为山西大学高质量崛起的增长极、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区、政产学研交融的大平台,成为山西高校发挥科教资源、省内异地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样板。
随后,山西大学大同校区选址于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校址和原大同八中校址,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则将整体搬迁至原云冈职教城中职园新校址。
大同和山西大学积极推进大同校区建设进展。今年5月6日至8日,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带队前往大同市,针对大同校区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入调研。
在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启用仪式上,山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指出,希望山西大学坚持一体化办学,一体制定培养方案,一体建设师资队伍,一体配置办学资源,努力将大同校区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校区。大同市委书记张强表示,期待新校区能成为“文化+教育”的纽带,将大同厚重的文化底蕴转化为青年学子成长的养分。
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在致辞中强调,山西大学将以大同校区启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大同市强强联合、紧密携手,将山西大学的学科、人才优势与大同市的区位、产业优势有效结合,持续拓展校地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全力打造校地融合、产教协同的示范标杆,为全省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世界晋商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