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能源产业也在进行着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其相关人才需求缺口不断扩大。能源动力类专业正在飞速扩招,2025年其普通本科计划招生超4.3万人,而2021年该数字仅为2.6万人,短短五年间,计划增幅超64%。
能源动力类专业近五年累计新增198个专业点,而每年撤销的专业数量不超过5个,高校正在大力扩招能源动力类专业,其规模正在不断扩张。
中国投资协会预测,到 2030 年,在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低空经济等能源相关领域中国将面临 3000 万的人才缺口,面对社会需求的激增,储能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成为了主要的扩招专业。
能源动力类专业今年计划招生超4.3万人,较去年增长近7千人,增幅达19%。该专业类计划招生人数在全国普通本科批的占比也逐年上涨,今年其占比达到1%。
2025年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计划招生5594人,较2021年翻了了10倍以上,专业占比也从1.8%上涨至13%。
在全国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趋势下,本科高校数量不断增长,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并有招生计划的高校数量也同步增长。今年共有286所本科院校的能源动力类专业在全国普通本科批招生,较2021年增加了60所,2025年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的占比超过21%。
今年各层次院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招生计划增幅均超10%。其他院校的计划增幅达25.8%,能源动力类专业在非重点院校中的扩招尤为明显。
2025年能源动力类专业招收文科\历史考生的计划数变为0,文科生报考能源动力类专业已成为“历史”。理科、综合科目的招生人数则在不断增长。
52%的专业分数上涨,31%的专业分数有所下降,其中近15%的专业上涨超过5分,不足4%的专业下降超过5分。与学校扩招相对应的,考生的报考热情也在不断增长,即使计划数在不断增加,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整体录取分数仍有所上涨。
下图展示了部分985高校能源动力类专业在浙江的录取情况。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扩招与报考,2021-2024年各985院校能源动力类专业的最低录取位次普通上涨,而2025年则迎来了增长瓶颈,录取位次不增反将。
而从第六点可以看出能源动力类专业2025年整体录取分数仍有上涨,这说明其录取已开始出现两级分化,985之类的顶尖院校其录取成绩已逐渐达到录取峰值,而其他层次院校的录取分数仍保持上涨态势。
当下整体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2024届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6.7%;该数据低于疫情时期2020届毕业生的89%。
而能源动力类的就业率则稳中有升,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4%,是所有专业类中就业率最高的。这从数据层面上说明了能源动力类的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并且该缺口还在逐年增加。
除就业率外,能源动力类的薪资待遇也持续增长,相比全国本科平均收入,该专业类的领先幅度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届毕业生,其月收入为6841元,排在所有专业类的第7名。
工作年限对薪资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2024年毕业五年的月收入比全国平均高出20%,远高于毕业半年的10.4%,毕业五年的薪资排名所有专业类的第三名。
全球能源转型和我国“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正在不断推进,新能源产业(如光伏、风电、储能)也在迅猛发展,能源动力类专业无论是从就业率、就业薪资还是就业前景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就业率和就业薪资带动了就业满意度的增长,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五年的满意度也在逐年提高,当下已和全国平均满意度基本持平。
特别声明:本文为易度排名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