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郸一所高中爆出“教辅费风波”:开学没几天,学校突然通知家长,要缴纳 2790元教辅材料费。
事情的导火索,是有家长在群里提出疑问:“买什么资料要花这么多钱?”结果老师的回应让人大跌眼镜——“有问题打电话私下沟通,不要在群里和网上发布不当言论,以免影响孩子以后上学、考研、考公考编!”
一句话,把家长们彻底激怒了:这是收费不成,直接上威胁了?这是把孩子当人质吗?
事件曝光后,不少家长表达不满,质疑收费不透明,质疑“自愿”订购背后是否另有隐情。毕竟,按照《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和老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更不允许有人从中牟利!
很快,当地教育局介入调查,并在官方通报中表示:教辅材料属自愿订购,费用也不是统一收取,只是老师和家长沟通时“用词不当”。
通报一出,舆论再度哗然。网友质疑:
“家长连明细都看不到,这叫自愿?”
“2790元教辅费,凭什么比一个学期学费还高?”
“如果没有利益链,老师会这么积极催缴吗?”
至此,事件算是暂告一段落。但真相是否彻底查清,仍值得深思。教育领域不是灰色收费的温床,更不是用来绑架学生未来的筹码。希望这场风波能成为一次警示:规则与底线,绝不能被拿来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