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第六幼儿园以“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为魂,以人工智能教育为翼,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根,为学前教育开辟出一条“传统 + 现代”的创新之路。
在武城县第六幼儿园操场上,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孩子们正在做游戏。幼儿园里的“六艺”从不是抽象的典籍概念,而是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游戏、看得见的文化、摸得到的温暖。
“在设置课程时,我就把六艺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让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武城县第六幼儿园园长王坤说。
不同于简单复刻古代六艺的形式,县第六幼儿园赋予其全新的教育内涵:将“数”从枯燥的数字认知中解放出来,创新开设AI启蒙课程;把“礼”与“乐”转化为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让孩子们穿上各民族服饰唱歌、学礼仪;“射”与“御”则融入传统游戏与现代体能训练,滚铁环、投壶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奔跑跳跃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书”艺的延伸更让民族团结故事走进绘本阅读、手工创作。
武城县第六幼儿园建起了 “人工智能室”,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萌发对科技的兴趣。
“我们开设了AI启蒙课程,让孩子们通过趣味积木拼搭的过程,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的逻辑与规律。”武城县第六幼儿园园长王坤说。
“每天都能玩好多有意思的游戏,用积木编程机器人,还能穿漂亮的服饰唱歌跳舞,园长和老师待我们像妈妈一样,在这儿每天都好开心!”武城县第六幼儿园学生干雨萱说。
武城县第六幼儿园还创新提出“红色六艺”党建品牌,将红色教育与六艺课程深度融合。
老师们带领学生聆听革命故事;组织“童心向党”系列活动;在德育方面,师生共创的“中华一家亲”主题墙,成为幼儿园里传播正能量的 “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