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香港科技大学2026学年本科招生宣讲会在广州举行,最受关注的是,2026年香港科技大学非本地生招生名额将进一步增加,其入学申请系统将于10月3日开放,这也是港府招生新政后第一家发布招生信息的高校。
近日,港府发布的《施政报告》显示,由2026/27学年起,香港八大资助高校的非本地本科生名额上限,将从目前的40%进一步提升至50%,增加了10%。,而10多年前,这一招生比例尚不足10%,这对广大内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受港府资助的八大高校分别是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前不久发布的2026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显示,港校QS排名集体晋升,香港大学全球排名第11名,亚洲第2,排名仅次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排名第32,香港科技大学全球排名第44,香港理工大学全球排名第54,香港城市大学全球排名第63,香港浸会大学全球排名第252。
2008年前,香港八大资助高校的非本地本科生名额上限为10%,2008 年后提升至20%,并维持至2023 年。这一比例长期低于新加坡(约25%)和澳大利亚(约30%)等国际教育中心。2023 年港府《施政报告》宣布,自2024/25学年起,非本地生名额上限翻倍至40%,以本地资助学位数为基准计算。例如,若某年级本地生名额为15000人,非本地生名额上限为6000人(15000×40%),这一调整使香港成为亚洲地区非本地生比例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
2025 年《施政报告》又提出,自 2026/27 学年起,非本地生名额上限将再提升至50%,同时研究型研究生超额招生比例从100% 增至120%。此举旨在应对全球人才竞争,尤其是吸引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的优秀生源。以香港大学为例,2024/2025学年该校本科生总人数为4860名,其中非本地学生占比达33.9%;研究生新生规模更为庞大,总数达到14145名,占全部新生总数的76.4%。
据相关数据显示,香港八大院校2024学年本科内地生申请约63500份,录取3520人,录取率约为5.5%;而2025年的申请人数则达到73000多,录取2000多人,录取率下降至3%。香港大学的文理学生竞争尤为激烈,竞争比例高达35:1,香港科技大学的整体录取率也仅为1.7%,显示出本科录取内地生的竞争非常激烈。
不过,随着非本地生源招生比例的进一步提升,对内地考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