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留学顾问老师,在加拿大留学领域已经工作了七年。过去几年里,我见证了无数学生从迷茫到成长,也陪伴了很多家庭从焦虑到释怀。但最近,我注意到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哪怕花了四五年时间,最后却没能顺利毕业。
对于家长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打击。孩子明明成绩中规中矩,为什么突然被告知“拿不到毕业证”?钱和时间都投入了,未来的路却被堵住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结合一些真实案例,来和大家深入聊聊:为什么在加拿大,本科毕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如果真的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办?
很多学生在选专业时,并不了解学业要求。比如:
这些课不是靠临时突击就能过的,一旦积压到大三大四,就成了“拦路虎”。
加拿大大学不仅要求修满学分,还对成绩设有“硬性门槛”。
很多学生误以为“过了就行”,结果到毕业前一查,才发现成绩根本不符合毕业标准。
独自在海外,学生面临的不只是学业。孤独感、焦虑症、拖延症,都可能让他们陷入恶性循环。尤其疫情后,很多学生心理压力加剧,缺考、退课甚至直接放弃学业的案例屡见不鲜。
J同学在UBC读商科,大一大二成绩平平,到了大三遇上“公司金融”直接挂科两次。重修通过后,GPA还是不达标。
更严重的是,他到毕业前发现,虽然学分快修满了,但核心课程的平均分不够,依旧无法毕业。
家长当时非常焦虑,觉得孩子白浪费了四年。但我们和学生一起分析情况后,制定了三条路:
最终,他选择了延毕+硕士申请同时进行,既避免了断档,也多留了退路。
C同学就读于滑铁卢大学CS,大二时因为算法和操作系统连挂两次,被警告。到了大三,他的GPA始终没上来,最后一个学期甚至缺考。学校直接判定无法毕业。
对于这类情况,我们的建议是:
最终,他在家长支持下,选择跨本申请硕士,成功进入另一所大学的计算机硕士项目,避免了彻底“断路”。
很多家长以为,只要孩子去了加拿大,读完四年,就一定能拿到本科毕业证。但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最后一刻掉队。
与其到时候慌乱,不如现在就提前认清风险:
作为留学顾问,我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更理智地看待留学的挑战。本科不是唯一的终点,跨本申请硕士、转学、重修,都是可行的路径。
留学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场需要及时调整方向的旅程。只要路还在,孩子就不会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