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领航赋新能
深度教研共成长
秋光正好,风拂桂香;教研逐光,聚力生长。秀山高级中学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以“专业引领、研思并行、协同发展”为理念,九月相继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为新学期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从课堂实践到课题研讨,从读书分享到课例打磨,五大高中学科工作室精准发力,绘就教研新图景。
彭洪明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课例研讨活动
本月,彭洪明高中语文工作室本月推出“双轨并行”教研模式。
9月16日,工作室主持人彭洪明老师以河北魏县一中、河南林州一中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作《攀登语文教育新高度》专题讲座,提出“教学评一致性”的三大实施策略;9月23日,成员耿文莉老师呈现“文言文翻译”示范课,通过“直译与意译对比”“典型错误归因”“高考评分标准解读”三环节,将评价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
| 彭洪明老师作专题讲座
| 耿文莉老师上示范课
评课环节中,教师们提炼出“目标-教学-评价”三维对齐的实操方法:目标表述需可观测、教学活动需匹配目标、评价任务需嵌入课堂。
陈小利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开班仪式暨课题研讨
9月19日,陈小利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以“教学评一体化”为主题启动年度工作,举行年度开班仪式暨首次课题研讨活动,明确工作室年度工作方向与核心任务。
| 活动合影
工作室主持人陈小利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强调,工作室将以“备课-上课-作业-教研-命题”闭环链条为核心,构建当前英语教学中“以学定教、以评促学”的教学范式。成员集体亮相后,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展开研讨:一是校本教研中如何嵌入评价指标;二是项目式学习与英语学科的融合路径;三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工具开发。
活动创新性提出“阅读-写作-研课-考察”四维成长模式,要求成员年内完成个人专业规划、2篇教学论文及4节研究课。与会教师认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直击当前教学中教评脱节痛点,为破解重讲授轻反馈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
| 课题研讨会
白琼燕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
公开课研讨活动
9月16日,白琼燕高中物理工作室在录播室二举办“一课三磨”公开课活动。
| 活动合影
成员冉勇老师以“高考母题”为切入点,创新采用“基础梳理+错题归因+方法提炼+能力迁移”复习模式,打破传统知识点罗列的桎梏,将物理核心素养融入例题解析与能力训练。课后,杨卫东、杨军、陈明等资深教师从教学目标精准性、内容设计系统性、课堂节奏合理性三维度展开点评,提出“分层目标适配学情”“同类型题情境变式”等优化建议,推动复习课堂从知识重复向规律建构转型。
此次活动形成完整资源包,涵盖教学设计、典型错题集及评课实录,通过工作室平台辐射全校物理学科教师。参与教师表示,“错题归因法”“母题迁移训练”等策略有效解决了复习课效率低下的难题,为后续专题复习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姚元爱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
复习课研讨活动
9月16日,姚元爱高中化学工作室聚焦“铁盐与亚铁盐”复习难点,由金琴老师呈现示范课。
| 活动合影
课堂以“铁的价类二维图”为主线,整合“Fe2+/Fe3+转化”规律,通过“印刷电路板蚀刻”真实情境串联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配套高考真题进行梯度训练。
评课环节中,申凤莲老师提出“价类分析四步法”,王建容老师建议增加“Fe3+水解平衡移动”探究实验,最终共同完善形成“基础回顾-情境应用-拓展延伸”的复习课结构。
此次课堂研讨活动,不仅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通过集体评课提升了成员的教学反思与设计能力。工作室将继续立足教学实际,探索高中化学教学新策略,推动区域化学教学发展。
冉仕勇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
读书沙龙活动
9月24日,冉仕勇高中历史工作室以“史学阅读与教学转化”为主题举办首期读书沙龙活动。成员围绕《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筚路维艰》等8部专著展开深度研讨。
| 活动现场
张艳老师提出运用“层累性”理论重构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思路,向绍军老师建议从“政策 — 社会”互动视角解读中国现代史,余平慧老师则分享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三级进阶模型。
工作室主持人冉仕勇强调,历史教师需兼具“史学功底+教育智慧”,要求成员每月完成1篇读书心得并转化为1个教学微设计。
“三阶一体”育名师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生态链
五大工作室九月活动精准呼应学校“三阶一体式”教师培养理念:示范引领阶(名师讲座、示范课)定方向,实践研磨阶(评课议课、课题研讨)促内化,成果辐射阶(资源共享、经验推广)共成长。
工作室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成果转化”的闭环设计,实现从“个体优秀”到“群体卓越”的跨越。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工作室建设,以研促教、以评促改,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下一篇:第四代大学,来了?